第二章,评价指标与权重,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 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 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第八条 企业盈利能力状况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 第九条.企业资产质量状况以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三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第十条.企业债务风险状况以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两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的债务负担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第十一条、企业经营增长状况以销售,营业.增长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三个修正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资本增值状况及发展后劲,第十二条,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八个方面的指标 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一.战略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制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战略规划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知程度、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及其执行力。以及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情况,二.发展创新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三,经营决策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决策管理 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执行、决策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 重点反映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四 风险控制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 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及效果,包括风险控制标准 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等,五 基础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制度建设,内部控制。重大事项管理,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包括财务管理。对外投资。采购与销售,存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法律事务等、六.人力资源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人才结构 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储备 人事调配,员工绩效管理。分配与激励。企业文化建设 员工工作热情等方面的情况,七,行业影响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对国民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带动力,主要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 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以及产业引导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八,社会贡献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吸纳就业 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上缴税收、商业诚信,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贡献程度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第十三条,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应当根据评价工作需要作进一步细化。能够量化的应当采用量化指标进行反映 第十四条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实行百分制.指标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通过征求咨询专家意见和组织必要的测试进行确定、第十五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70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30,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的权数均按百分制设定。分别计算分项指标的分值、然后按70、30折算,各评价指标权重见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