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保护第四十二条,全社会应当树立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和服务。第四十三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指导,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建立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的信息档案并给予关爱帮扶。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监督未成年人委托照护情况,发现被委托人缺乏照护能力 怠于履行照护职责等情况、应当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帮助。督促被委托人履行照护职责,第四十四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以及影剧院 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国家鼓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场馆开设未成年人专场 为未成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国家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部队等开发自身教育资源,设立未成年人开放日、为未成年人主题教育、社会实践 职业体验等提供支持、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类社会组织对未成年人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第四十五条 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运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或者优惠票价、第四十六条。国家鼓励大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区景点等设置母婴室 婴儿护理台以及方便幼儿使用的坐便器,洗手台等卫生设施,为未成年人提供便利。第四十七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有关规定。限制未成年人应当享有的照顾或者优惠、第四十八条,国家鼓励创作,出版,制作和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 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第四十九条、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宣传、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涉及未成年人事件应当客观,审慎和适度 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第五十条、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 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 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第五十一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出版。发布,传播的图书、报刊,电影 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或者网络信息,包含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作出提示 第五十二条。禁止制作.复制、发布 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物品和网络信息,第五十三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刊登,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告,不得在学校。幼儿园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商业广告,不得利用校服。教材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第五十四条,禁止拐卖。绑架 虐待。非法收养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禁止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第五十五条 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 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未标明注意事项的不得销售、第五十六条。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安全标准。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标明适龄范围和注意事项 必要时应当安排专门人员看管 大型的商场.超市.医院.图书馆 博物馆 科技馆.游乐场。车站.码头 机场。旅游景区景点等场所运营单位应当设置搜寻走失未成年人的安全警报系统 场所运营单位接到求助后、应当立即启动安全警报系统,组织人员进行搜寻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 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第五十七条。旅馆 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 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 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第五十八条,学校 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 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 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第五十九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第六十条,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销售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可能致人严重伤害的器具等物品,经营者难以判明购买者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第六十一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营业性娱乐场所 酒吧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 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参与演出 节目制作等活动,活动组织方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六十二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 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通过查询或者其他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具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 第六十三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删除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除下列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未成年人开拆,查阅。二,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依法进行检查.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本人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