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保密制度第二十六条,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 并指定专人管理 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 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第二十七条,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第二十八条,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非法获取 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二.买卖 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四。寄递,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六、其他违反国家秘密载体保密规定的行为,第二十九条.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禁止未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保密措施,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第三十条、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 并配备保密设施 设备.保密设施 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同步运行。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 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第三十一条,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信息设备的保密管理,建设保密自监管设施,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保密风险隐患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保密措施。将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未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保密措施 在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三,使用非涉密信息系统 非涉密信息设备存储或者处理国家秘密 四,擅自卸载 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信息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六。其他违反信息系统、信息设备保密规定的行为.第三十二条,用于保护国家秘密的安全保密产品和保密技术装备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国家建立安全保密产品和保密技术装备抽检,复检制度,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机构进行检测。第三十三条 报刊,图书,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制、发行,广播节目。电视节目 电影的制作和播放,网络信息的制作 复制.发布,传播,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 第三十四条。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配合监察机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保存有关记录 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应当根据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并对有关设备进行技术处理,第三十五条、机关,单位应当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遵守国家保密规定、第三十六条,开展涉及国家秘密的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监管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安全保密防控机制,采取安全保密防控措施。防范数据汇聚,关联引发的泄密风险,机关 单位应当对汇聚 关联后属于国家秘密事项的数据依法加强安全管理.第三十七条,机关 单位向境外或者向境外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组织,机构提供国家秘密.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八条,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 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提出具体保密要求。第三十九条,机关 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 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将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配备,使用必要的技术防护设施、设备、第四十条.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对外开放或者扩大开放范围.涉密军事设施及其他重要涉密单位周边区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加强保密管理、第四十一条,从事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具备相应的保密管理能力、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或者涉密军事设施建设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审查批准.取得保密资质、第四十二条。采购涉及国家秘密的货物,服务的机关、单位 直接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机关,单位委托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涉及国家秘密的业务.应当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提出保密要求。采取保密措施。第四十三条,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涉密人员 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 实行分类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涉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行、经过保密教育培训,具备胜任涉密岗位的工作能力和保密知识技能、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承担保密责任,涉密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因保密原因合法权益受到影响和限制的涉密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待遇或者补偿、第四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涉密人员管理制度 明确涉密人员的权利,岗位责任和要求、对涉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第四十五条,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不得批准出境,第四十六条。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 机关,单位应当开展保密教育提醒。清退国家秘密载体,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违反规定就业和出境.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脱密期结束后、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对知悉的国家秘密继续履行保密义务.涉密人员严重违反离岗离职及脱密期国家保密规定的、机关.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处置措施、第四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机关,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作出处理,并及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