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志愿服务活动.第十一条。志愿者可以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也可以自行依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十二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招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招募时,应当说明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第十三条,需要志愿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向志愿服务组织提出申请、并提供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说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志愿服务组织应当对有关信息进行核实.并及时予以答复、第十四条、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可以根据需要签订协议 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约定志愿服务的内容 方式,时间.地点,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等,第十五条、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知识.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不得要求志愿者提供超出其能力的志愿服务、第十六条,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专门知识,技能的.应当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和规程。法律。行政法规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职业资格要求的 志愿者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 第十七条、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解决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第十八条.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用志愿服务标志。第十九条,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当如实记录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志愿服务情况.培训情况.表彰奖励情况 评价情况等信息、按照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录入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志愿者需要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的,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依据志愿服务记录无偿、如实出具,记录志愿服务信息和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的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制定 第二十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应当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或者泄露其有关信息.第二十一条,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应当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志愿服务对象个人隐私,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第二十二条 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 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志愿者应当按照约定提供志愿服务 志愿者因故不能按照约定提供志愿服务的。应当及时告知志愿服务组织或者志愿服务对象 第二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服务机构招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第二十四条.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开展救助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提供需求信息,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及时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志愿服务活动.应当接受有关人民政府设立的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第二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 不得以志愿服务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第二十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志愿服务组织有违法行为 可以向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志愿服务行业组织投诉。举报、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志愿服务行业组织接到投诉.举报,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对无权处理的.应当告知投诉人.举报人向有权处理的部门或者行业组织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