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疫苗流通.第十条,采购疫苗.应当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第十一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 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以下称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使用计划应当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第十二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应当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 数量.价格等内容 第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 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疫苗生产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 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第十四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组织分发到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接种单位和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第一类疫苗。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第十五条。第二类疫苗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采购.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疫苗生产企业采购后供应给本行政区域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应当直接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第二类疫苗、或者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接受委托配送第二类疫苗的企业不得委托配送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疫苗费用以及储存,运输费用.疫苗费用按照采购价格收取,储存.运输费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收取,收费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接受委托配送疫苗的企业应当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储存、运输的全过程应当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 不得脱离冷链 并定时监测.记录温度 对于冷链运输时间长 需要配送至偏远地区的疫苗.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提出加贴温度控制标签的要求.疫苗储存 运输管理的相关规范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疫苗生产企业在销售疫苗时 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销售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第十八条 疫苗生产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销售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 储存 分发,供应记录。做到票。账、货 款一致、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索要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 对不能提供全过程温度监测记录或者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接收或者购进 并应当立即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