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审、查,第十八条,报送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负责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审查,一,是否严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是否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二。是否符合本条例第十二条的要求 三。是否与有关行政法规协调,衔接、四,是否正确处理有关机关 组织和公民对送审稿主要问题的意见、五。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第十九条 行政法规送审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缓办或者退回起草部门,一、制定行政法规的基本条件尚不成熟或者发生重大变化的,二 有关部门对送审稿规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较大争议,起草部门未征得机构编制.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同意的 三,未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四 上报送审稿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第二十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组织和专家等各方面征求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反馈书面意见,并加盖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办公厅.室 印章。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或者修改稿及其说明等向社会公布 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第二十一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就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听取基层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第二十二条。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进行论证咨询.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咨询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委托研究等多种形式 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或者存在重大意见分歧、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有较大影响 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举行听证会 听取有关机关 组织和公民的意见,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制度,方针政策、管理体制,权限分工等有不同意见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进行协调.力求达成一致意见,对有较大争议的重要立法事项、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进行评估.经过充分协调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部门应当将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及国务院法制机构的意见及时报国务院领导协调.或者报国务院决定,第二十四条,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见.与起草部门协商后,对行政法规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规草案和对草案的说明.第二十五条 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提出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建议。对调整范围单一 各方面意见一致或者依据法律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规草案。可以采取传批方式 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直接提请国务院审批.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