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第五十八条.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 防止发生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第五十九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 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 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 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第六十条,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 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第六十一条。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第六十二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