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处分的权限和程序 第二十三条.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一。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其中 由事业单位决定的,应当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备案.二、开除处分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对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本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决定 其中。由本单位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第二十四条。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初步调查后。需要进一步查证的,应当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事业单位负责人批准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立案 二。对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作进一步调查.收集.查证有关证据材料.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三。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并对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四、按照处分决定权限。作出对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五。处分决定单位印发处分决定 六、将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和有关单位 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七 将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 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第二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可以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暂停其职责,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违法违纪案件立案调查期间,不得解除聘用合同.出国,境,或者办理退休手续、第二十六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 接受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情况.以暴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二十七条。参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其回避.一 与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二,与被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三、与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十八条 处分决定单位负责人的回避,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决定、其他参与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的回避。由处分决定单位负责人决定,处分决定单位发现参与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 可以直接决定该人员回避、第二十九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自批准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决定,案情复杂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形的可以延长,但是办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第三十条,处分决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原所聘岗位、所任职务 名称及等级等基本情况,二。经查证的违法违纪事实,三。处分的种类。受处分的期间和依据、四、不服处分决定的申诉途径和期限.五 处分决定单位的名称,印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第三十一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后 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具体办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