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贷款处理程序.第十六条,借款人可直接在生源地向贷款人申请商业助学贷款 即办理生源地贷款。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申请商业助学贷款,即办理就读地贷款 但贷款人不得受理借款人既在生源地又在就读地贷款的重复申请。第十七条 贷款人在受理借款人申请商业助学贷款时,应要求对方提交书面借款申请,填写有关申请表格,并提交下列文件 证明和资料.一,借款人的合法身份证件.包括 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有效居留证件原件。并提供以上证件的复印件,二,贷款人需要的借款人与其法定代理人的关系证明、三 借款人或其家庭成员经济收入证明 四,借款人为入学新生的提供就读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或接收函。借款人已在校的提供学生证或其他学籍证明,五,借款人就读学校开出的学生学习期内所需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总额的有关材料 六,以财产作抵。质,押的。应提供抵,质,押物权证和所有权人。包括财产共有人.签署的同意抵、质.押的承诺 对抵押物须提交贷款人认可的机构出具的价值评估报告 对质押物须提供权利凭证。以第三方担保的应出具保证人同意承担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的书面文件及有关资信证明材料。七,借款人和担保人应当面出具并签署书面授权,同意银行查询其个人征信信息、八,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和材料 第十八条、受理贷款申请后,贷款人须对借款人提供的资料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九条 借款人办理就读地贷款的。贷款人还应联系借款人就读学校作为介绍人做好以下工作 一.向贷款人推荐借款人、对借款人资格及申请资料进行初审,二,协助贷款人对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三.将借款人在校期间失踪、死亡或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劳动能力,以及发生休学,转学。出国留学或定居 自行离校。开除等情况及时通知贷款人.并协助贷款人采取相应的债权保护措施,四.在借款人毕业前。向贷款人提供其毕业去向,就业单位名称,居住地址.联系电话等有关信息,五。协助开展对借款人的信用教育和还贷宣传工作,讲解还贷的程序和方法.协助贷款人做好借款人的还款确认和贷款催收工作.第二十条。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资信.贷款用途,担保等因素进行贷款审批。贷款经审批同意后.贷款人应及时通知借款人与担保人签署助学贷款相关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 并按有关要求办理抵。质。押登记等相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贷款人应根据合同约定.将贷款划入借款人在银行开立的个人结算等账户或借款人就读学校指定账户、并由贷款人监督使用、第二十二条。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必须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违反借款合同约定 贷款人有权停止发放贷款和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对不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的部分 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加收利息。第二十三条,借贷双方应对还款方式和还款计划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贷款人可视情况给予借款人一定的宽限期 宽限期内不还本金,也可视借款人困难程度对其在校期间发生的利息本金化.归还贷款在借款人离校后次月开始。贷款可按月,按季或按年分次偿还、利随本清 也可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清还。第二十四条,借款合同签订后、如需变更还款方式,须事先征得贷款人同意,第二十五条 贷款人可要求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授权贷款人于约定的还款日直接从借款人在本行开立的个人结算等账户中扣收应偿还本息,第二十六条.借款人在借款合同生效后。可根据合同约定提前部分或全部还款,贷款人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额外费用,第二十七条,借款人如不能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按期偿还贷款本金,应提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展期仅限一次。申请经贷款人审查批准后。借贷双方应签订展期协议 贷款具有担保的 展期协议需经担保人书面确认.第二十八条,借款合同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借贷双方协商同意、并依法签订变更协议 涉及第三方担保的。变更条款还应征得第三方担保人同意。协议未达成之前.原借款合同继续有效。第二十九条,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变更联系方式.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址后30天内将变更后的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址通知贷款人 第三十条,对借款人。担保人在贷款期间发生的违约行为。贷款人可根据借款合同约定,一 要求限期纠正违约行为、二,要求增加所减少的相应价值的抵.质 押物,或更换保证人,三.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四,在原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罚息,五 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六.向保证人追偿、七、依据有关法律及规定处分抵,质 押物.八.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