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三十四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被检查单位进行检查 二,询问有关人员,查阅服务台账等服务信息档案 三。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与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 四,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并对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不得隐瞒,拒绝 阻碍。第三十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方式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其中。行政处罚.监督检查结果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其他系统向社会公示。第三十六条。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 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经营情况年度报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公示或者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公示年度报告的有关内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得要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复提供。第三十七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把用人单位、个人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用数据和失信情况等纳入市场诚信建设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第三十八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第三十九条,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有关规定 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活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第四十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畅通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举报投诉渠道.依法及时处理有关举报投诉,第四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查处人力资源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