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第二十三条,个人求职 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等情况 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发布或者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基本劳动报酬等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种族 性别 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用人单位自主招用人员,需要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等相关手续、第二十五条.人力资源流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对服务期、从业限制.保密等方面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应当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简章,营业执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 用人单位的委托证明、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第二十七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 不得采取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介绍单位或者个人从事违法活动 第二十八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现场招聘会,应当制定组织实施办法,应急预案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核实参加招聘会的招聘单位及其招聘简章的真实性。合法性.提前将招聘会信息向社会公布,并对招聘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 应当符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二十九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合法。有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用人单位和个人信息的,不得泄露或者违法使用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第三十条、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不得改变用人单位与个人的劳动关系.不得与用人单位串通侵害个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十一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互联网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网络安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规定,第三十二条 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下列事项、并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价格等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一、营业执照、二,服务项目。三。收费标准 四。监督机关和监督电话。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 还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第三十三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服务台账.如实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等信息。服务台账应当保存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