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境外投资监管、第四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境外投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分工.联合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通过在线监测,约谈函询,抽查核实等方式对境外投资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理,第四十一条,倡导投资主体创新境外投资方式、坚持诚信经营原则、避免不当竞争行为。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尊重当地公序良俗、履行必要社会责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树立中国投资者良好形象 第四十二条,投资主体通过其控制的境外企业开展大额非敏感类项目的,投资主体应当在项目实施前通过网络系统提交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情况报告表,将有关信息告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主体提交的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情况报告表内容不完整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投资主体需要补正的内容。逾期不告知的 视作内容完整.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情况报告表格式文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本办法所称大额非敏感类项目,是指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非敏感类项目,第四十三条、境外投资过程中发生外派人员重大伤亡 境外资产重大损失 损害我国与有关国家外交关系等重大不利情况的。投资主体应当在有关情况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系统提交重大不利情况报告表,重大不利情况报告表格式文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四十四条、属于核准,备案管理范围的项目,投资主体应当在项目完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系统提交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表.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表格式文本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前款所称项目完成 是指项目所属的建设工程竣工.投资标的股权或资产交割,中方投资额支出完毕等情形、第四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可以就境外投资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向投资主体发出重大事项问询函,投资主体应当按照重大事项问询函载明的问询事项和时限要求提交书面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认为确有必要的 可以公示重大事项问询函及投资主体提交的书面报告.第四十六条 投资主体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提交有关报告表或书面报告后。需要凭证的,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自行打印提交完成凭证 第四十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可以根据其掌握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向投资主体或利益相关方发出风险提示。供投资主体或利益相关方参考.第四十八条,投资主体应当对自身通过网络系统和线下提交的各类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完整性负责,不得有虚假、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第四十九条,有关部门和单位。驻外使领馆等发现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告知核准,备案机关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现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可以据实向核准,备案机关举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境外投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公布并更新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将有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 网站等进行公示。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施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