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服务与监督、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对拖拉机的安全检验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检验为每年1次、实施安全技术检验的机构应当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第三十一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安全检验中发现农业机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告知其所有人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实施安全检验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安全检验情况进行汇总。建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档案。第三十二条,联合收割机跨行政区域作业前。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跨行政区域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 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发布相关信息,第三十四条,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农业机械生产行业运行态势进行监测和分析 并按照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要求,会同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部门制定、公布国家明令淘汰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第三十五条 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达到报废条件的 应当停止使用.予以报废.农业机械的报废条件由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工业主管部门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达到报废条件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应当书面告知其所有人 第三十六条,国家对达到报废条件或者正在使用的国家已经明令淘汰的农业机械实行回收,农业机械回收办法由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七条。回收的农业机械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监督回收单位进行解体或者销毁,第三十八条.使用操作过程中发现农业机械存在产品质量,维修质量问题的、当事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部门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立即处理。不得推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投诉情况并逐级上报。第三十九条、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投诉情况和农业安全生产需要.组织开展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的安全鉴定和重点检查 并公布结果。第四十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在农田.场院等场所进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时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二,查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证书,牌照及有关操作证件,三、检查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的安全状况,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停止农业机械的转移,并进行维修,四 责令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改正违规操作行为、第四十一条、发生农业机械事故后企图逃逸的.拒不停止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农业机械的作业或者转移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可以扣押有关农业机械及证书,牌照,操作证件,案件处理完毕或者农业机械事故肇事方提供担保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退还被扣押的农业机械及证书,牌照,操作证件。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 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排除隐患前不得继续使用 第四十二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当佩戴统一标志,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 事故勘察车辆应当在车身喷涂统一标识,第四十三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不得为农业机械指定维修经营者,第四十四条,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报拖拉机登记.检验以及有关证书 牌照,操作证件发放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同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通报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及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