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的主要目的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 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 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三,普查的内容和时间,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及主要资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四,普查的组织和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突出重点、优化方式 统一组织.创新手段,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为了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国务院将成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和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普查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国务院办公厅。统计局、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监察部 民政部,财政部 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等部门、组成人员名单另发、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统计局。负责普查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其中,涉及普查经费方面的事项.由财政部负责和协调。涉及固定资产投资保障方面的事项.由发展改革委负责和协调.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负责和协调 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中央编办负责和协调.涉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基层自治组织名录方面的事项.由民政部负责和协调,涉及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事项,由质检总局负责和协调、涉及各级政府及其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事项.由监察部负责和协调处理、国务院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本地区的普查实施工作.对于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 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地方普查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聘用或者从有关单位商调符合条件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并及时支付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保证商调人员在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及其他待遇不变、稳定经济普查工作队伍.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五.普查的经费保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六,普查的工作要求,坚持依法普查,所有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 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建立普查区电子地图,巩固和拓展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成果.积极推广使用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努力提高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普查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强宣传工作。各级普查机构应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情况。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要广泛深入宣传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 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务院、201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