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当前民航业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空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发展较慢,专业人才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等制约了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民航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遵循航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率先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 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树立和落实持续安全理念 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航空服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民航与军航 民航与其他运输方式。民航业与关联产业,以及各区域间协调发展,主动适应、适度超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民航生产力。调整结构.扩容增效。合理利用空域等资源,增加飞行容量。推进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民航服务领域明显扩大、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航空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7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2,2,全国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5次,航空运输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安全水平稳居世界前列。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不超过0。15,航班正常率提高到80 以上、通用航空实现规模化发展,飞行总量达200万小时、年均增长19、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航空服务覆盖全国89,的人口,二,主要任务、四。加强机场规划和建设,机场特别是运输机场是重要公共基础设施.要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要求.抓紧完善布局.加大建设力度,机场规划建设既要适度超前、又要量力而行、同时预留好发展空间 做到确保安全 经济适用。节能环保。要按照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原则。确保机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着力把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培育昆明、乌鲁木齐等门户机场.增强沈阳 杭州、郑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 西安等大型机场的区域性枢纽功能 新建支线机场。应统筹考虑国防建设和发展通用航空的需要,同时结合实际加快提升既有机场容量,要整合机场资源,加强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地区机场功能互补,注重机场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配套完善旅客服务,航空货运集散 油料供应等基础设施,大型机场应规划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五,科学规划安排国内航线网络。构建以国际枢纽机场和国内干线机场为骨干.支线和通勤机场为补充的国内航空网络,重点构建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间的空中快线网络。加强干线,支线衔接和支线间的连接.提高中小机场的通达性和利用率,以老少边穷地区和地面交通不便地区为重点,采用满足安全要求的经济适用航空器.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优化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航线网络、增加海峡两岸航线航班和通航点,完善货运航线网络、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 按照现代物流要求加快航空货运发展.积极开展多式联运,六。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巩固农,林航空等传统业务.积极发展应急救援 医疗救助.海洋维权.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加快把通用航空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通用航空企业创立发展。通过树立示范性企业鼓励探索经营模式 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坚持推进通用航空综合改革试点,加强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用航空法规标准体系.改进通用航空监管,创造有利于通用航空发展的良好环境。七,努力增强国际航空竞争力、适应国家对外开放和国际航空运输发展的新趋势。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 统筹研究国际航空运输开放政策,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客,货运航空企业打牢发展基础。提升管理水平,开拓国际市场 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成为能够提供全球化服务的国际航空公司.完善国际航线设置。重点开辟和发展中远程国际航线,加密欧美地区航线航班.增设连接南美,非洲的国际航线.巩固与周边国家的航空运输联系。推进与东盟国家航空一体化进程,加强国际航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民航标准的制定,八,持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要按照科学调度.保障有力的要求、努力提高航班正常率,建立面向公众的航班延误预报和通报制度,完善大面积航班延误预警和应急机制.规范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 推广信息化技术.优化运行流程,提升设备能力,保证行李运输品质 完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和实施方法,简化乘机手续.创新服务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九。着力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完善安全法规 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落实生产运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推行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和安全问责制度、实行更加严格的安全考核和责任追究 完善航空安保体制机制,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确保空防安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严把飞行。空管.维修.签派,安检等关键岗位人员资质关 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安全运行管理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十.加快建设现代空管系统,调整完善航路网络布局,建设国内大容量空中通道、推进繁忙航路的平行航路划设,优化繁忙地区航路航线结构和机场终端区空域结构。增加繁忙机场进离场航线,在海洋地区增辟飞越国际航路、优化整合空管区划、合理规划建设高空管制区。大力推广新一代空管系统,加强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能力及气象 情报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完善民航空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十一.切实打造绿色低碳航空,实行航路航线截弯取直、提高临时航线使用效率。优化地面运行组织,减少无效飞行和等待时间.鼓励航空公司引进节能环保机型。淘汰高耗能老旧飞机,推动飞机节油改造.推进生物燃油研究和应用 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航空影响的对策措施。制定实施绿色机场建设标准。推动节能环保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建立大型机场噪音监测系统,加强航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 积极支持国产民机制造.鼓励民航业与航空工业形成科研联动机制 加强适航审定和航空器运行评审能力建设,健全适航审定组织体系。积极为大飞机战略服务、鼓励国内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的研发和应用.引导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国产化,形成与我国民航业发展相适应的国产民航产品制造体系。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和运行支持技术体系 积极拓展中美,中欧等双边适航范围,提高适航审定国际合作水平,十三.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通过民航业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研究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制造与维修,航空金融、航空旅游。航空物流和依托航空运输的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业,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产业集聚区、三,政策措施。十四,加强立法和规划.健全空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加强航空安全,空中交通 适航审定、通用航空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建立比较完备的民航法规和标准体系,编制全国空域规划和通用航空产业规划 完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各地区编制本地民航发展规划 要做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 城乡建设等规划的衔接、十五。加大空域管理改革力度。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空域资源为宗旨。加快改革步伐,营造适应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和军事航空和谐发展的空域管理环境,统筹军民航空域需求,加快推进空域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军民航协调 完善空域动态灵活使用机制 科学划分空域类别。实施分类管理,做好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配套工作,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基础理论、法规标准、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特点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十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民航业发展要求理顺民航业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民航系统各地区管理机构建设 加强民航业主管部门对民航企业的行业管理力度,完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企业考核体系,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航空运输的社会效益 全面贯彻、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深化机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在机场发展中的主体责任和相关职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逐步推进民航运输价格改革,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民航机场和空管收费政策,加快航油,航材,航信等服务保障领域的市场开放,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营资本投资民航业、十七.强化科教和人才支撑,将民航科技创新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建立相应的国家级民航重点实验室。加强空管核心技术。适航审定.航行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北斗卫星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加快航空运输系统核心信息平台的升级换代、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增强民航装备国产化的实验验证能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加大飞行、机务 空管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民航院校行业特色。鼓励有条件的非民航直属院校和教育机构培养民航专业人才.对民航行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待遇等实行倾斜政策。稳定民航专业人才队伍、十八。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加大对民航建设和发展的投入 中央财政继续重点支持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与运营 加强民航发展基金的征收和使用。优化基金支出结构.完善应急救援和重大专项任务的行政征用制度,实行燃油附加与航油价格的联动机制.保障机场及其综合枢纽建设发展用地,按规定实行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 支持符合条件的临空经济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按规定实行相应的税收政策。继续在规定范围内给予部分飞机。发动机.航空器材等进口税收优惠 十九,改善金融服务,研究设立主体多元化的民航股权投资、基金 企业、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支持国内航空租赁业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飞机购租,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 支持民航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中期票据,完善民航企业融资担保等信用增强体系.鼓励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担保。稳步推进国内航空公司飞机第三者战争责任险商业化进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民航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扎实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落实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协调解决民航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共同开创民航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国务院。2012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