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太阳能蓄热系统设计与施工6.1 一般规定6,1.1。目前在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主要应用三种蓄热系统、液体工质集热器短期蓄热系统 液体工质集热器季节蓄热系统和空气集热器短期蓄热系统 太阳能集热系统形式,系统性能 系统投资,供热采暖负荷和太阳能保证率是影响蓄热系统选型的主要因素、在进行蓄热系统选型时,应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合理选取与工程具体条件最为适宜的系统、并确定系统规模 6。1、2、目前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蓄热方式共有5种.贮热水箱,蓄热水池,土壤埋管,卵石堆和相变材料.表6.1,2给出了与蓄热系统相对应和匹配的蓄热方式 决定该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工作介质和蓄热周期。其中 相变材料蓄热方式目前的实际应用较少、但考虑到这是太阳能应用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一种重要蓄热方式,近年来也不断有运用相变原理的新型材料被开发应用。所以,仍将其列入选项、但因其投资相对较大,暂不宜用于季节蓄热系统,对应于同一工程,有两种以上可选蓄热方式时 应根据实际工程的投资规模和当地的地质 水文。土壤条件及使用要求 经综合经济、效益分析选择确定、目前发达国家已建的大,中型太阳能供热釆暖工程的季节蓄热方式,多釆用蓄热水池.贮热水箱或地埋管土壤蓄热,蓄热水池 贮热水箱的蓄热量大。施工相对简便 土壤埋管蓄热施工较复杂、但优点是能与地源热泵系统联合工作 特别是在冬季从土壤的取热量远大于夏季向土壤放热量的地区。可以通过向土壤蓄热来弥补冬 夏季负荷的不平衡,有条件时.应使用计算软件通过性能比较和经济性分析选择确定 国外还有几种已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蓄热方式 如利用地下的砂砾石含水层蓄热和利用地下的封闭水体蓄热,因适用条件过于特殊,故本标准中没有列入 但如当地恰好有这种适宜的水文地质条件.也可以参照国外相关工程经验加以利用 进行季节蓄热。6、1 3.我国一些地方,例如青藏高原等地区、其气候特点是釆暖期长。晴天多 有极好的太阳辐照资源。通常情况下 釆暖期间的太阳辐照会高于年平均值,因此、采用短期蓄热即可满足要求、并不需要季节蓄热。从而使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季节蓄热液体工质集热器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备容量较大,需要较大的机房面积 投资比较高 只应用于单体建筑的综合效益较差 所以更适用于较大建筑面积的区域采暖,为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对单体建筑和建筑面积较小区域的釆暖,采用短期蓄热液态工质集热器太阳能釆暖系统较为适宜,但对某些地区或特定建筑 比如常规能源缺乏的边远地区。或高投资成本建设的高档別墅.也不排除采用季节蓄热系统.采暖面积大小划分与资源区.气候区域相关。需要进行比较、根据调研资料、丹麦等国家的原则是,超过10000m2釆暖面积时。适宜采用季节蓄热系统、6.1.4,设置两个蓄热装置更能保证系统的节能效益 6、1。5 蓄热水池中的水温较高 会发生烫伤等安全隐患,不能同时用作灭火的消防用水,6、1。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规定,供暖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发达国家釆用季节蓄热水池 贮热水箱时.也会定期检查水质 并进行针对性的水质处理。因此.提出本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