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的经营者第四条.中国企业法人申请经营国际客船 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业务。应当符合、海运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条件 考虑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国际海运市场竞争状况和国家关于国际海上运输业发展的政策 交通运输部应当在其政府网站和其他适当媒体上及时公布国际海运市场竞争状况和国家关于国际海上运输业发展的政策,上述状况和政策未经公布,不得作为拒绝申请的理由,第五条,中国企业法人申请经营国际客船 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业务、申请人应当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 报送相关材料或信息.申请材料或信息应当包括。一,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司章程的复印件,三。公司与船舶名称及船舶识别号、四。提单.客票或者多式联运单证样本,五.符合交通运输部规定的高级业务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明 交通运输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或信息后。应当在申请材料或信息完整齐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按照。海运条例,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规定进行审核.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 决定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将许可情况抄送有关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决定不许可的 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取得。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在经营国际客船。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业务期间、应当确保本条所列有关材料持续合法有效。第六条。中国国际集装箱船,国际普通货船运输经营者应当自开业之日起15日内,向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完整准确的备案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办公地址,联系方式以及自有船舶相关信息,第七条,经营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企业。应当在开业后30日内向交通运输部报备企业名称,注册地,联系方式 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交通运输部定期在其政府网站或者授权发布的网站发布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经营者名称。从事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企业变更企业信息或者不再从事国际船舶代理经营活动的,应当在信息变更或者停止经营活动的15日内.向交通运输部备案 第八条,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申请经营进出中国港口国际班轮运输业务.应当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并报送、海运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交通运输部应当按照、海运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审核、予以登记的、颁发,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登记证.申请材料不真实。不齐备的 不予登记.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依法取得经营进出中国港口国际班轮运输业务资格后,交通运输部在其政府网站或者授权发布的网站公布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名称及其提单格式样本.取得,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登记证,的企业在经营国际班轮运输业务期间.应当确保有关证书.证明持续合法有效 第九条,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应当自开业之日起15日内向注册所在地或者业务主要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完整准确的备案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第十条,没有在中国港口开展国际班轮运输业务、但在中国境内承揽货物.签发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收取运费,通过租赁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船舶舱位提供进出中国港口国际货物运输服务,或者利用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提供的支线服务 在中国港口承揽货物后运抵外国港口中转的、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无船承运业务备案 但有、海运条例.第十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第十一条,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的登记提单发生变更的。应当于新的提单使用之日起15日前将新的提单样本格式向交通运输部备案、第十二条,中国国际客船、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运输经营者有下列变更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交通运输部备案、一,变更企业名称。二、企业迁移.三。变更出资人,四 歇业。终止经营。五、减少运营船舶,六,变更提单。客票或者多式联运单证,七 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经营相应业务,八,拥有的船舶在境外注册,悬挂外国旗.前款情形涉及经营许可证信息变更的.由交通运输部换发相关经营许可证,企业终止经营的,应当将有关许可证书交回交通运输部.第十三条、中国国际集装箱船。国际普通货船运输经营者有下列变更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企业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一、变更企业名称。二、企业迁移.三.歇业、终止经营,四 调整运营船舶 五.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经营相应业务,六。拥有的船舶在境外注册、悬挂外国旗,第十四条,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有下列变更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企业注册地或者业务主要发生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一。变更企业名称。二、企业迁移,三。歇业,终止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