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机房基础设施3.4.1。本条是IDC机房基础设施的一般性要求。1、IDC作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一大类别。本规范针对IDC的特点给出了机房、环境。电气,空调,安防等方面的规定。与一般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要求一致的内容未在规范中提及、因此,执行本规范时需要注意除本规范规定外、其他未提及的要求均应遵从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及其引用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模块化的目的是使IDC各机房区的容量及等级有灵活变化的可能。模块化设计可以增强IDC的使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现基础设施按需部署。缩短部署时间、降低成本.不同的模块颗粒度可以包括不同的容量单元,工程设计中还需要根据业务需求确定好模块内子系统的组成,3 可靠性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内无故障持续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指标分配的目的是指导系统配置,可选择适当的方法完成,由于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众多 并没有普适的分配模型,需要与实际工程经验相结合 例如可采用综合考虑重要度和复杂度的分配法、3.4、2。本条规定了IDC机房设计有关要求。1。大型IDC因为耗能大、选择能够充分降低空调系统工作负荷。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冷源的地区可以降低IDC整体能耗、3,IDC的主机房区是IDC的核心生产区域.辅助区中的客户维护操作区用于客户对托管系统进行操作维护,客户接待区用于接待来访客户.进行安全检查和登记。客户休息区用于来访客户和在IDC内操作维护客户的临时休息.会议室可以兼作业务培训等、4.控制、提高IDC有效面积利用率,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增加业务可使用面积起着重要作用,主机房面积与支持区面积的协调需要处理好工艺装机,空调、电源三个要素间的关系、6。IDC主机房区梁下净高由气体灭火管道高度.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架空地板高度。送风风管高度,回风吊顶,管,等组成,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为机架高度,走线架高度,机架与走线架间隔高度之和 8,主机房采用矩形的目的是提高面积利用率,使用通透式钢笼隔断的目的是便于空调气流循环、11 不设外窗.降低层高,可以减少环境温度负荷要求,3.4、3,本条规定了IDC机架设计有关要求 1,IDC主机房内的设备机架包括IDC自有系统用机架.出租用机架等、2,IDC机房内机架平均运行功率的选择应根据业务需求.整体综合考虑各系统配置,协调匹配,依据整体最优原则确定 5 设置能耗统计仪表是为了实时监测机架耗电情况。7、通透式机架采用通过机架正面直接进风或者通过带网孔的前门进风,再通过机架后面直接出风或者通过带网孔的后门出风方式,使机架内设备得到冷却、半封闭式机架即为自带冷通道的机架、半封闭式机架的前门与架内安装的设备,或假面板。之间设置专用冷空气通道。前门封闭,后门开孔,机房采用下送风方式时、半封闭式机架底板前部。机架前门与设备间,设置一独立进风口.3、4、4 本条规定了IDC机房供电系统设计相关要求、2,一般IDC引接的市电电压等级为10kV,大型IDC由于用电负荷大 功率密度高,供电可靠性要求高、采用更高的市电电压等级与10kV电压等级相比在经济,节能等方面效果较为显著。如当地电网条件限制 只能采用35kV市电引入时,可建设35kV变电站.4、变压器2N系统运行方式含义为两两变压器互为备用、平时变压器采用分段供电方式 当其中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变压器将担负故障变压器所承担负荷的供电.两台变压器均故障时、由自备发电机组负担全部负荷。5 集中安装集中供电模式是指将电力电池室设置在IDC机楼的一层或中间层、集中安装几套大容量电源和蓄电池组负责全机楼的IT设备机房供电。集中安装分散供电模式是指IDC机楼的每一层均设置电力电池室 集中安装若干套中容量电源和蓄电池组分别负责每类设备供电 半分散安装分散供电模式是指IDC机楼的每一层只设置电池室、将蓄电池组集中安装电池室内。配置若干套小容量电源分散安装在IT设备附近、就近为IT设备供电 全分散供电模式是指将UPS电源系统或直流供电系统。包括电池。分散安装在用电设备的列头。就地为IT设备供电。目前除小型IDC外.一般IDC机房主要采用集中安装分散供电模式 另外,分散供电模式中的全分散供电模式灵活性较高.易于满足不同等级的供电需求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可用性高、系统效率高,电源设备造价较低、设备占地面积小,系统可维护性好.但目前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尚在发展中,标准化程度等方面有待提高 6,本款规定了供电系统有关节能措施、1.各种供电系统中的新技术一直在发展中,例如采用锂电池,飞轮UPS。市电直供等.工程中可以选用成熟.可靠的新方案,2 变压器 UPS设备靠近用电设备、能够缩短配电的电力路由 减少导电材料的使用和降低电力路由上的能量损耗,4。UPS采用经济运行模式时、平时由市电供电,逆变器后备待机、市电故障和异常时才由逆变器供电。经济运行模式下UPS整流器和逆变器几乎不消耗能量 整机基本上只有风机的功耗.此时需注意。UPS由旁路切换到主回路供电的转换时间应不影响用电设备工作 3 4。5。本条规定了IDC机房空调设计有关要求.2 本条规定较高的机架进风温度可以大幅节约能源。4,水冷空调末端布置在专门的空调间内是为防止水冷空调管路爆管造成IDC主机房内设备损坏.地面应做防水处理是为了以防事故水流入下层机房,6、本款规定了IDC主机房区气流组织设计有关要求 1 冷通道和热通道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冷热气流分隔,达到、先冷设备,后冷环境 的目的 2、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采用上走线形式、此时地板下不布放任何通信或电源线等相关线缆、消防用线缆除外 7、超出15m时、可以采用对吹方式、8.高功率机架发热量大、空调断电停止运行将导致机房内温升过快,本款要求是为了实现不间断供冷.9,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是降低IDC能耗的有效途径.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采用自然冷却模式时、需要注意室外空气质量问题、避免室外空气腐蚀性气体影响.还需处理好与消防系统,尤其是气体灭火剂消防系统、的配合问题、3、4,7 IDC机房智能化的实现要求机房基础设施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