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检测验收7.2。1、天线座架方位轴应垂直于大地。方位及俯仰转动应平稳流畅,7,2。2.驱动丝杠、减速箱体内润滑脂应充足 丝杠运转时应无异常响声.7.2,3,对于依靠销钉定位的天线,应根据技术要求检测天线口径 7、2、4。在现场采用经纬仪调整主反射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经纬仪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2.调整过程应在阴天或夜间进行。3.应将经纬仪置于中心体轴线上调整天线.7,2,5 主反射面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C频段天线主反射面精度应小于0.75mm,RMS。2。Ku频段天线主反射面精度应小于0。5mm、RMS.3.天线口径误差不应超过2mm、7,2,6,检查副反射面与馈源和主反射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侧向距离,应保证副反射面与主反射面的距离和同轴度符合技术要求。7,2,7、使用线极化馈源时,馈源极化面应能进行,90.调整 7.2 8。天线馈源出口各波导或同轴接口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7.2 9.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可用方向图法测试。手动的小型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现场检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天线应首先对准卫星,并利用频谱仪接收卫星的信标 调整天线角度,直至接收信号电平最大、2。调整到主极化位置,应使接收到的主极化信标电平最大。3。调整到交叉极化位置。应使接收到的主极化信标电平最小.并应记录此时交叉极化信标电平值,计算出接收极化隔离度,4。调整回到主极化位置.应使接收到的交叉极化信标电平最小 5,发射单载波.辅助站应接收主极化和交叉极化信号电平,并应计算出发射极化隔离度,6.发射极化隔离度大于或等于30dB时 不应再调整馈源 发射极化隔离度小于30dB时、应调整馈源使发射极化隔离度满足要求.7,最终调整的目标应使发射和接收交叉极化隔离度均大于或等于30dB 7、2。10 天线控制单元的角度显示.驱动,限位等功能应进行逐项检验 并能满足控制天线运转的需要、7、2.11,现场应进行交叉极化隔离度的测试、其他电气性能可根据工程技术要求测试。指标检测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要求。7.2,12。小型天线的检测验收项目应按本规范附录H表中内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