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附录A.基础动力计算基本公式A、0.1,基础动力计算时。应确定基础上的扰力和扰力矩的方向和作用位置。图A。0。1,A。0.2 基组在通过其重心的竖向扰力Pz作用下、其竖向振动线位移和固有圆频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线位移和固有频率可分别按式.A。0、2,1 A。0。2。2,计算、式中。Az,基组重心处的竖向线位移。m。Pz。激振器的竖向扰力 kN ωnz。基组的竖向固有圆频率 rad,s。m、基组竖向振动的总质量,t。mf,基础的质量,t。mm,基础上机器设备的质量.t、ms,基础上回填土的质量 t.Kz、基础的地基抗压刚度、kN,m,ω。激振器的扰力圆频率,rad s。ζz,地基的竖向阻尼比。2,最大线位移Azmax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当Pz为定扰力,且时 2、当Pz为变扰力,且时、式中.Azmax 机组垂心处的竖向最大线位移、m A 0。3.基组在水平扰力Px和竖向扰力Pz沿x向偏心矩作用下 产生x向水平、绕y轴回转 即向、的耦合振动、图A、0,3,其基础顶面控制点的竖向和水平线位移的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顶面控制的竖向和水平线位移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2、最大竖向和水平线位移.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情况1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1 当Px.Pz为定扰力、且时,并以ω代入式.A,0,3.4,中,可得、2 当Px、Pz为变扰力、且时 此时 用变扰力计算.并以ω代入式。A。0,3.4、中可得.情况2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1,当Px.Pz为定扰力,且时、并以ω代入式.A,0,3 3,中,可得,2,当Px,Pz为变扰力。且时、此时.用变扰力计算。并以ω代入式.A、0、3,3,中可得、3.最大线位移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定扰力作用时,按情况1 2分别计算、两者中取最大者。2,变扰力作用时 按情况1、2分别计算,两者中取最大者.式中.基础顶面控制点 由于x向水平绕y轴回转耦合振动产生的竖向线位移 m.基础顶面控制点 由于x向水平绕y轴回转耦合振动产生的x向水平线位移。m,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的回转角位移、rad、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的回转角位移.rad,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转动中心至基组重心的距离,m,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转动中心至基组重心的距离.m.绕通过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转动中心并垂直于回转面ZOX的轴的总扰力矩。kN,m 绕通过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转动中心并垂直于回转面ZOX的轴的总扰力矩。kN。m 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的固有圆频率、rad s,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的固有圆频率,rad、s.基组x向水平固有圆频率,rad s 基组绕y轴回转固有圆频率,rad.s,h2.基组重心至基础底面的距离,m.Kx,基础抗剪地基刚度,kN、m,基组绕y轴的地基抗弯刚度,kN。m,Jy 基组对通过其重心的y轴的转动惯量、t。m2。Iy,基础底面对通过其形心y轴的惯性矩。m4 地基抗弯刚度系数 见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中、式,3,3,7。2、ex 激振器竖向扰力沿x轴向的偏心距、m、h1。基组重心至基础顶面的距离、m,h0,水平扰力作用线至基础顶面的距离,m 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阻尼比 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阻尼比,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最大回转角位移。rad 基组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最大回转角位移 rad、基础顶面控制点、由x向水平绕y轴回转耦合振动产生的最大竖向线位移 基础顶面控制点、由x向水平绕y轴回转耦合振动产生的最大x向水平线位移,A,0,4 基组在回转力矩Mθ和竖向扰力Pz沿y向偏心矩作用下,产生y向水平 绕x轴回转。即y。θ向、的耦合振动,图A,0.4,其竖向和水平向线位移的计算 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和水平线位移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2.最大竖向和水平线位移的计算和选取。可分别以y代x、θ代 代入式。A 0 3。14,式 A 0.3,21 并按有关说明进行 式中,Azθ、基础顶面控制点 由于y向水平绕x轴回转耦合振动产生的竖向线位移 m.Ayθ,基础顶面控制点、由于y向水平绕x轴回转耦合振动产生的y向水平线位移、m,Aθ1.基组y。θ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的回转角位移,rad,Aθ2。基组y、θ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的回转角位移,rad、ρθ1。基组y,θ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转动中心至基组重心的距离,m.ρθ2。基组y、θ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转动中心至基组重心的距离 m,ωnθ1。基组y.θ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的固有圆频率 rad,s。ωnθ2.基组y,θ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的固有圆频率,rad,s.ωny,基组绕y轴回转固有圆频率,rad.s,ωnθ,基组绕x轴回转固有圆频率、rad,s.Jx。基组对通过其重心的x轴的转动惯量 t.m2 Kθ,基组绕x轴的地基抗弯刚度。kN m,由现场实测获得,Ix 基础底面对通过其形心x轴的惯性矩 m4,Mθ1 绕通过y θ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转动中心Oθ1并垂直于回转面zoy的轴的总扰力,kN,m,Mθ2.绕通过y θ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转动中心Oθ2并垂直于回转面zoy的轴的总扰力、kN、m Mθ 绕x轴的激振器扰力矩,kN、m、ey,激振器竖向扰力Pz沿y轴向的偏心距,m。见式,A,0,3,9.的说明,ζθ1,基组y θ向耦合振动第一振型阻尼比,ζθ2.基组y、θ向耦合振动第二振型阻尼比,A,0。5,基组在扭转扰力矩和水平扰力Px沿y轴向偏心作用下。图A,0、5,产生绕轴的扭转振动 其水平扭转振动线位移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扭转线位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最大线位移的计算 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和为定扰力或由定扰力产生。且时。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2、当和为变扰力或由变扰力产生 且时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基础顶面控制点B由于扭转振动产生沿x轴向的水平线位移,m。基础顶面控制点B由于扭转振动产生沿y轴向的水平线位移。m.激振器的扭转扰力矩,kN.m,激振器的水平扰力 kN,ey、激振器的水平扰力沿y轴向的偏心距.m、ιy,基础顶面控制点至扭转轴在y轴向的水平距离,m.ιx,基础顶面控制点至扭转轴x轴向的水平距离,m,Jz。基组对通过其重心轴的极转动惯量.t,m2.基础的地基抗扭刚度,kN、m,基组的扭转振动固有圆频率 rad.s。基础顶面控制点B由扭转振动产生沿x轴的最大水平线位移。基础顶面控制点B由扭转振动产生沿y轴的最大水平线位移 A,0。6,基础顶面控制点i沿x,y、z轴各向的总振动线位移Ai可按下式计算、式中,Aj、第j个扰力或扰力矩 对基础顶面控制点i产生的线位移,m.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