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公开公示工作的指导意见冀建规。2011。397号各设区市城乡规划局、城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公开公示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省各地普遍建立了规划公开公示制度,有效推动了规划的公众参与,规范了规划的实施管理、保证了公众和新闻媒体对规划执行的监督。成为我省公众关心和参与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规划公开公示工作还存在着方式比较单一 范围不够全面。内容有待完善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变更.群众切身利益的居住小区配套设施等公开公示工作仍需加强、为进一步规范规划公开公示工作 促进规划管理上水平 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规划公开公示的重要意义。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按照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国家以立法形式颁布实施了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我省也以省长令制订了具体实施办法.城乡规划法.行政许可法,也对规划公开公示做出了明确规定.因此 推进和加强规划公开公示.建立和实施规划公开公示制度 是各级规划主管部门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充分尊重民众意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完善规划民主决策和社会监督机制。提高规划科学性.保障公众的规划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坚持依法行政.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机关效能、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廉政建设的有效方法。二,规划公开公示的基本原则。一.公开透明原则,围绕规划系统相关工作内容,尤其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项目审批等。按照能公开则公开的原则,充分保障公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二,注重实效原则,稳步推进.先易后难,不断加以完善、不搞形式主义。三,便民原则 采用现场,展馆.展厅.以及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公示 大力推动规划的公众参与。三.规划公开公示范围和内容,规划公开公示范围包括.规划编制。管理实施,执法监督和政务管理四个方面 一 规划编制公开公示,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单独编制的城市住房建设规划 保障性住房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影响公共安全的专项规划,对其强制性内容的变更、调整应当进行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布,规划审批前公示和规划强制性内容变更。调整的批前公示,应印制征求意见表.必要时应当召开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满,应及时汇总整理公众意见。提出处理方案,形成公示结果,公示结果及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应作为规划成果上报审批的附件 同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在向原规划审批机关申请变更或调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前。应当先就变更,调整的规划意向进行公示。经批准同意对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变更或调整的 其规划变更或调整方案应按规划批前公示的要求.进行批前公示、规划审批前公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规划方案的主要图纸。规划目标,规划措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说明,单独编制的专项规划 具体内容由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或者商有关部门确定,规划.包括变更或调整后的规划 经法定机关批准后 应当自批准之日起15日内向社会公告有关内容.规划批后公告的内容包括审批机关批复的主要内容,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规划文本.图纸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二.规划实施管理公开公示 涉及住宅拆迁和住宅建设的项目。涉及加油站。危险品仓库.储气站等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项目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拆除旧建筑和建设新建筑,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必须进行公示、公示范围不小于项目影响范围。公示完成后,应将公众所提意见一并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符合有关强制性技术规定 规范的公众意见应作为规划方案修改的重要参考依据 审批后公告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面积,以及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强制性技术指标、规划总平面图。建筑高度、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和用地界限的距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号,监督举报电话 各类图纸应注明相关尺寸、对于住宅建设项目。公告内容还必须包括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用地面积、计划建设时间、交用时间,变更规划许可证内容.必须先行公示 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尤其要征求相关权益人的意见.调整批准后的内容。由原负责公示的单位再进行批后公告。住宅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证内容变更,要在项目所在地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并书面征得受影响的预购人和已有住户的同意,三,规划执法监督公开公示、规划执法监督公示内容包括规划社会监督的方式和内容,行政行为投诉的方式。受理时限和程序等,批后违法建设项目查处结果公示内容包括违法项目所在地规划情况。周边用地和建设情况 项目违反法律法规内容,法律法规对违法的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其内容,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拆除或者罚款.没收违法建设等 案件处理过程情况.包括立案.调查、告知,听证 决定.执行等。违法项目查处执行情况,四,规划管理政务公开公示。包括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职责。主要工作人员及其内部分工等管理职能 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范标准和技术规定等管理工作依据.规划方案审查审批 一书三证。许可,规划竣工核实,竣工资料报送。违法项目查处要求等办事程序和时限,四、规划公开公示方式和期限 规划批前,批后和变更调整公示要采取固定的规划展示馆公示或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公示等方式、其中.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前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影响公共安全的专项规划批前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要进行长期公告,方便群众查阅,其他规划及规划的重大变更批后公告不少于30日,建设项目批前批后公示.一般采取在建设项目用地上设立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牌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日。其中住宅建设项目.需在项目所在地和销售地点显著位置同时公示,大型或重要市政公用设施 工业项目及城市大型雕塑等还应当在规划展示馆 厅、或固定场所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日、建设项目批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批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告其审批结果。各种建设项目,从项目开工到竣工规划核实,建设单位必须制作统一制式的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牌、将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在项目所在地显著位置公布、接受当地群众监督,公示牌需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后方可拆除,同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结果、也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实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时间不得少于30日、公示牌,具体样式及内容由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可以由建设单位委托当地有资格的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制作,制作完成的公示牌应由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发证机关加盖公章 规划执法监督公示、采取固定的公示场所或政府网站方式公示,重要的违法建设案件应在当地新闻媒体发布公告 规划执法监督公示为长期公示。违法建设查处结果的公示时间为自违法建设立案查处至结案。五,规划公开公示的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公开公示工作.由市,县。市,规划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地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完善规划公开公示制度、把实施规划公开公示制度与规范规划管理.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保证公开公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加强公开公示场馆建设.2013年底.所有设市城市、环首都经济圈的县城.以及,十二五 末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的县城都要建成规划展示馆,其它县可采用租用,建设规划展厅的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公开公示场所,规划展示馆选址要尽量选择在交通便捷的城市中心区域。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各地要高标准规划 设计。施工,充分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将规划展示馆打造成当地的精品标志性建筑。成为、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室内布展要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声 光 电等高科技手段。营造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展示环境,规划展示馆要全天候,免费向公众开放 并配备专业解说员 三.完善数字规划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全省数字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数字规划系统.建立健全各类相关数据库,尤其是地下管网数据,严格网上办公系统制度 加紧研发数字规划相关系统 细化规划审查审批流程,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和行政管理监督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过程和网络信息公开公示同步,努力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和规划队伍整体素质 四 做好保密工作 规划公开公示的项目和内容涉及国家机密 军事秘密的。须经保密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公示、规划的图文资料应删去不宜公开的内容 电力,电讯。给排水.供热,供气,防洪,人防等地下管线相关图纸不得公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结合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对各地公开公示制度、规划展示馆,厅.建设以及,数字规划 等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纳入三年上水平工作考核内容。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