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浇洒系统4、4 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据预测、到2030年全国城市绿地灌溉年需水量为82、7亿m3.约占城市总需水量的6 左右 因此、利用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自来水等传统水源。已成为最重要的节水措施之一.采用非传统水源作为浇洒系统水源时 其水质应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且不应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4,4.2,传统的浇洒系统一般采用大水漫灌或人工洒水 不但造成水的浪费,而且会产生不能及时浇洒 过量浇洒或浇洒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也极为不利,随着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传统的地面大水漫灌已不能适应节水技术的要求 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势在必行、有资料显示,喷灌比地面漫灌要省水约30。50,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比地面漫灌省水约50、70,浇洒方式应根据水源,气候,地形,植物种类等各种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喷灌适用于植物集中连片的场所,微灌系统适用于植物小块或零碎的场所,采用中水浇洒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易传播、故应避免喷灌方式、宜采用微灌方式,采用滴灌系统时,由于滴灌管一般敷设于地面上,对人员的活动有一定影响 4,4 3、鼓励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的调节控制器,根据土壤的湿度或气候的变化.自动控制浇洒系统的启停,从而提高浇洒效率,节约用水。4 4。4 本条的目的是为确保浇洒系统配水的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