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压缩空气站的组成和设备布置4、0。1。压缩空气站除机器间外 宜设置辅助间,辅助间的组成和面积应根据压缩空气站的规模,空气压缩机的型式 机修体制,操作管理模式及企业内部协作条件确定.4.0,2.机器间内设备的布置和辅助间的布置,以及与机器间毗连的其他建筑物的布置,不宜影响机器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4,0、3,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压缩空气站的配气台、储气罐.充瓶装置.应分别布置在单独的房间内,且房间内不应布置其他无关的设备,4。0、4 离心空气压缩机的吸气过滤装置宜独立布置,与压缩机的连接管道宜短。直 严寒地区.当油浸式吸气过滤器布置在室外或单独房间内时 应有防冻防寒措施。4。0、5.压缩空气储气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布置在室外或独立建筑内.2。储气罐布置在室外时,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阴面,当设置在阳面时。宜加设遮阳棚。立式储气罐与机器间外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m、并不宜影响采光和通风.布置在室外的罐组宜设置通透的围栏.3 在室外布置有困难时 工作压力小于10MPa,含油等级不低于3级的压缩空气储气罐,可布置在室内,当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单个容积不大于10m3,含油等级不低于3级的压缩空气储气罐。总数量不超过3个时 可布置在与机器间毗邻的独立房间内、4。0,6。不同压力的空气压缩机串联运行时,含油等级不低于3级的压缩空气缓冲罐宜布置在机器间内。4.0,7,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压缩空气站的机器间内、宜对发热设备和管道采取隔热措施。4,0.8 活塞空气压缩机组,隔膜空气压缩机组及螺杆空气压缩机组宜单排布置,机器间通道的宽度应根据设备操作,拆装和运输的需要确定,净距不宜小于表4。0,8。1、表4。0、8。2的规定,表4。0。8、1。压力小于10MPa的空气压缩机组机器间通道的净距,m、注 1 当必须在空气压缩机组与墙之间的通道上拆装空气压缩机的活塞杆与十字头连接的螺母零部件时、表中1,5的数值应适当放大。2,设备布置时,除保证检修时能抽出气缸中的活塞部件,冷却器中的芯子和电动机转子或定子外、宜有不小于0、5m的余量。如表中所列的净距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大。3。干燥装置的操作维护用通道不宜小于1。5m 表4、0,8。2.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空气压缩机组机器间通道的净距。m,4、0,9,离心空气压缩机组的设备布置型式。应根据结构和安装现场条件等因素确定,当采用双层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满铺运行层型式.底层宜布置辅助设备、运行层机组旁可作检修场.2,润滑油供油装置应布置在底层,底盘与主油泵入口高差应符合主油泵吸油高度要求、3,机器间底层和运行层应有贯穿整个机器间的纵向通道 净宽不应小于1、2m、机组旁通道净距应符合压缩机,电动机,冷却器等主要设备的拆装,起重设备的起吊范围,设备基础与建筑物基础的间距等要求,4,在机器间的扩建端,运行层应留出安装检修吊装孔,当底层设备需要采用行车吊装时、设备上方的运行层也应留有相应的吊装孔。4.0、10,离心空气压缩机组的高位油箱底部距机组水平中心线的高度不应小于5m,4.0 11。当空气干燥净化装置设置在压缩空气站内时、宜布置在靠辅助间的一端。当用户要求压缩空气湿度等级高于或等于2级或固体颗粒等级高于或等于2级时,空气干燥净化装置宜设置在用户处,4 0,12,当压缩空气站内需要设置专门的检修场地时。检修场地的面积不宜大于一台最大空气压缩机组占地和运行所需的面积.4.0 13、单台压缩机额定容积流量大于或等于20m3.min且总安装容量大于或等于60m3、min的压缩空气站、宜设置检修用起重设备。起重能力应按空气压缩机组检修时最重的起吊部件确定,4.0,14、空气压缩机组的联轴器和皮带传动部分必须装设安全防护设施。4.0,15、当活塞空气压缩机的立式气缸盖高出地面3m时 应设置可拆卸的维修平台和扶梯。4、0 16 空气压缩机的吸气过滤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之处、平台和扶梯的设置应根据日常操作和维护的需要确定,4 0,17.压缩空气站内的平台,扶梯、地坑及吊装孔周围均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的下部应设防护网或板,4,0,18 压缩空气站内的地沟应能排除积水。并应铺设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