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 2012条文说明制订说明。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8月13日以第1457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按照实用性,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协调性,规范化等原则制定。本规范制定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征求意见阶段,送审阶段和报批阶段.编制组在各阶段开展的主要编制工作如下,准备阶段 起草规范的开题报告、重点分析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研究的重点问题和方法,制定总体编制工作进度安排和分工合作等,征求意见阶段,编制组根据审定的编制大纲要求。由专人起草所负责章节的内容、各编制人员在前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相关法规 标准、规范和同类工程技术水平、然后起草规范讨论稿、并经过汇总 调整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初稿。在完成征求意见稿初稿后.编写组组织了多次会议分别就重点问题进行研讨,并进一步了解国内外有关问题的现状以及管理,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和条文说明,并由原信息产业部电子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征求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意见的函,在截止时间内、共有21个单位和个人返回意见共计600多条.编制组对意见逐条进行研究 于2009年12月份完成了规范的送审稿编制,送审阶段,2010年4月19日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送审稿 专家审查会,通过了审查。审查专家组认为。本规范以科学成果和实际经验为依据,做到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填补了我国此专业技术工程设计标准规范的空白 具有可操作性,兼容性。结合国情积极采用、借鉴国际标准,满足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技术发展的需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报批阶段 根据审查会专家意见.编制组认真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报批稿。本规范制定过程中 编制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同行业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 广泛征求了国内有关设计.生产、研究等单位的意见.最后制定出本规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