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2005年12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95号令发布.根据2018年7月2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的决定、进行修订 第一条,为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及涉河工程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福建省防洪条例、等有关法律 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河道采砂及其管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挖砂。石。土等活动,第三条 河道采砂实行统一管理。全面规划、总量控制,科学采挖、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工作。海事管理机构负责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航道管理机构负责通航水域航道管理工作,公安机关负责河道采砂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击河道采砂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五条.河道采砂依法实行规划制度.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一,二.三级河道采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四级,五级河道采砂规划。经征求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海事管理机构意见后 一级河道采砂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二级至五级河道采砂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河道采砂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禁采区和可采区。二 禁采期和可采期、三。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四,可采区内采砂船只的控制数量。五 沿河两岸堆砂场的控制数量及布局。河道采砂规划一经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河道采砂禁采区,可采区及时公告、并设立明显标志、第七条,经批准的河道采砂规划。不得擅自修改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修改的、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一,防洪。通航安全需要,二 水工程或者桥梁等涉河工程设施出现险情、三,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者发生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四 其他确需修改的情形,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临时不宜采砂的 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规定临时禁采期或者划定临时禁采区,并予以公告。一,水情,工情、汛情.风情发生重大变化,二,航道管理需要。三,发生地质灾害。四.其他特殊情形,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河道采砂规划.于每年12月依法公告下年度河道采砂可采区的具体地点,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开采范围,作业方式,作业工具及其数量等,第十条。河道采砂依法实行许可制度、河道采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许可并发放许可证,经营性河道采砂、有两个以上申请人提出河道采砂申请的.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方式作出许可决定,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河道采砂许可分级管理权限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条,河道采砂许可实行统一办理制度,从事河道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河道采砂申请书 属于经营性河道采砂。或者与第三方有利害关系,或者使用船舶采砂的 还必须提交相应的营业执照。与第三方达成的协议或者有关文件、船舶登记证书,检验证书和船员适任证书、第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河道采砂许可申请后、对属于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发证的 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并转报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或者收到转报的河道采砂许可申请之日起5日内.征求海事,航道管理机构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海事 航道管理机构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10日内提出意见。逾期未提出意见的,视为同意、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部门及机构的审查意见之日起15日内 对河道采砂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的,发给河道采砂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河道采砂许可办理情况书面告知海事,航道管理机构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第十四条。在通航水域进行河道采砂的.申请人应当依法到海事管理机构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后.方可作业.第十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河道采砂申请人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审批 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一、符合河道采砂规划确定的可采区、可采期的要求,二 符合年度采砂控制总量要求 三、符合可采区作业工具控制数量要求,四 符合规定的开采地点。开采范围,作业方式,五 砂石弃碴处理方案和度汛措施符合防洪、通航安全要求、六 使用船舶采砂的,船舶登记证书。检验证书、船员适任证书齐全.七。从事经营性采砂的,有营业执照。且经营范围符合规定。第十六条,河道沿岸村民个人自用少量砂石需要到可采区采砂的、免办河道采砂许可证、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因整修河道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河道需要采砂的 应当经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涉及航道的还应当征求航道管理机构意见 航道管理机构整治航道需要采砂的。应当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海事管理机构因临时性应急通航安全需要组织采砂的。应当告知水行政主管部门,因吹填造地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申请河道采砂许可证。第十八条,从事河道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开采地点、开采期限。开采范围,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作业方式,作业工具及其数量进行采砂。并及时清除砂石弃碴、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采砂作业场所设立公示牌 载明采砂范围。数量 期限、作业方式、作业时间以及许可证号等、并设置警示标志.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采砂作业 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服从防洪调度、保证行洪安全.河道采砂作业不得危害水工程安全和航运安全,第十九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禁采期或者禁采区进行河道采砂活动,在禁采期间。采砂船舶应当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在其他水域停泊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采砂活动对河床及河道周边生态造成破坏的,造成生态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生态修复责任、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河道采砂可采区,禁采区河床变化进行定期监测.经监测发现河床发生重大变化,对河道防洪,通航及其相关工程设施或者桥梁等涉河工程构成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及航道.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各自职责、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排除隐患,第二十一条.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或者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虽尚未届满,但经监测已达到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开采量的 发证机关应当及时注销其河道采砂许可证.第二十二条,从事河道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必须缴纳的河道采砂管理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收取。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河道采砂活动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否持有河道采砂许可证进行采砂 二 是否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砂。三.是否按照规定堆放砂石料,清除砂石弃碴、四。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四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通航水域河道采砂船舶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保证船舶作业和停泊安全.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公安,交通等部门及海事管理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定期开展执法巡查.发现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处理,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福建省河道保护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予以处罚。涉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的,二.未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要求采砂或者未及时清除砂石弃碴的、三 从事河道采砂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规定设立公示牌或者警示标志的,四、未按照要求从事河道采砂作业危害水工程安全的,五、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的,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处罚。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未按照规定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缴、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应缴纳的河道采砂管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第二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河道采砂经营活动中欺行霸市 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二,阻碍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海事 航道管理机构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二、对违法采砂行为不按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三.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执法巡查和监督检查职责.造成河道采砂秩序混乱或者造成重大责任事故 四,其他滥用职权 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