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2007年9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99号令发布 根据2018年8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福建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办法。的决定、进行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节能利废.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墙体材料研发.生产 销售,使用和管理、及其相关的工程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具有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改善建筑功能等特点的非粘土墙体材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领导.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新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的管理工作,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的日常管理工作可委托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新材管理机构.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第六条.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以城市为重点,逐步向农村推广 鼓励生产、使用新型墙体材料。限制生产。使用空心粘土制品.逐步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瓦。第二章,鼓励与扶持。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新型墙体材料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引进和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对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指导和支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制定新型墙体材料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第九条,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加快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解决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技术问题,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研究成果的转化,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符合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第十一条。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当年研究开发新产品 新技术.新工艺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或者在无形资产成本中予以摊销、第十二条,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及生产规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认定后 生产企业依法享受减半征收增值税的优惠待遇。第十三条、鼓励利用矿产尾砂。工业废渣和废弃物、建筑垃圾及江。河.湖,海的淤泥等替代资源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利用废弃资源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并达到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且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认定后可依法享受以下优惠待遇、一,对生产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 的煤矸石 石煤、粉煤灰 锅炉炉渣,冶铁废渣.不包括高炉水渣 以及其他废渣的,免征增值税,二,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 炉渣 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的 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五年。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示范工程 新农村试点建筑工程、农村村民住宅小区 对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示范工程,新农村试点建筑工程。农村村民住宅小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新材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工程竣工验收后 其设计使用.实际施工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达到规定比例并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 新材管理机构可对该工程设计,建设,施工 监理等单位予以奖励、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引导粘土砖,瓦。生产企业转产新型墙体材料。粘土砖,瓦 生产企业按规定停产 关闭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引导企业妥善安置职工.并可以给予补助,第三章,管理与监督。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规划。合理调整墙体材料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使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使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十七条、省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和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编制本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及鼓励 限制,淘汰生产和使用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 设备及产品目录,并予以公布,第十八条,新材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 推广.使用的指导,做好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信息 统计,咨询等服务工作.培育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协会.发挥其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推广和使用过程中的作用.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使用和技术交流提供服务,第十九条,新型墙体材料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销售新型墙体材料应当提供该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销售新型墙体材料的质量监督.依法查处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第二十条 在禁止使用粘土制品的区域。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指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选用粘土制品,设计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设计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并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在图纸上标明所设计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规格,型号 性能等技术指标,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并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单位按照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约定,对施工单位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情况进行监理,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对墙体施工质量实施监理,第二十一条,禁止新建,扩建实心粘土砖、瓦。生产项目、现有的实心粘土砖 瓦、生产企业、应当进行技术改造.逐步转产新型墙体材料,尚未转产的,不得异地搬迁生产。生产企业应当将其现有生产规模书面告知新材管理机构,在设区的市城市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市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内,2009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 瓦。2013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空心粘土砖.其他区域禁止生产粘土制品的时限。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第二十二条 现有粘土制品生产企业取土用地不得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禁止毁田.毁堤等方式生产粘土制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农业,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空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取土的监督管理 依法查处违法取土行为。第二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按下列规定禁止使用粘土制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确认为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修缮,或者经有关部门确认建筑结构有特殊要求的建设工程。确需使用粘土制品的除外,一,设区的市城市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市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分期分批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瓦、二、设区的市城市市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2011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空心粘土制品、三.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市区、自2013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空心粘土制品、四.其他区域禁止使用制品的时限,由县 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前款,一 二,三 项规定区域内,禁止使用粘土制品砌筑围墙和构筑临时建筑。但使用已建建设工程拆除的实心粘土砖.瓦、除外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逐步减少使用粘土制品、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举报制度。接受对违法生产 使用墙体材料行为的举报和投诉、依法处理投诉,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对违法生产、使用墙体材料行为投诉的、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告知投诉人 并在5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 决定受理的。2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但投诉事项紧急的,应当立即派员调查处理、第四章。罚、则、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关闭 一,新建、扩建实心粘土砖 瓦.生产项目、二 在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瓦。的区域内生产实心粘土砖、瓦.三.异地搬迁生产实心粘土砖,瓦、第二十七条.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在禁止使用粘土制品的区域内使用粘土制品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所属的新材管理机构实施,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材行政主管部门及新材管理机构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三十条,本办法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国家有新规定的按国家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二,七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