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门峡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 2012 67号、三门峡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三门峡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一、三门峡新区是三门峡市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性区域,全面推进三门峡新区建设 有利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培育壮大新兴主导产业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与周边灵宝城区、义渑城区,卢氏城区形成联动发展的城镇化格局.促进产城互动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巩固提升三门峡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总体方案,是指导三门峡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二。三门峡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强力推进 总体方案 实施,要通过改革创新,探索试验,实践示范 实现率先发展.努力把三门峡新区建设成为市域城乡一体化先行区.黄河金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生态宜居区,豫晋陕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三.三门峡市要切实加强对、总体方案 实施的组织领导 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积极、稳妥地推进三门峡新区规划建设。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三规合一,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功能复合.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原则,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当前、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中心商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抓紧组织实施相关项目。为。总体方案,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四,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三门峡新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要按照.总体方案、要求 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指导和帮助三门峡市解决,总体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三门峡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五,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 总体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三门峡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 29号 和三门峡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建设三门峡新区的基础和条件.三门峡市位于我省西部。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 市域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2011年总人口224万人.生产总值达1063亿元,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9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7、城镇化率达45.8,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三门峡市作为我省地区性中心城市,距山西省运城市40公里 距陕西省渭南市、山西省临汾市100公里左右,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距郑州市,陕西省西安市250公里左右.是中原经济区联系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前沿城市 发挥比较优势。规划建设三门峡新区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从交通条件看.陇海铁路.郑西客运专线、连霍高速。310国道横穿市区东西。209国道和正在建设的三淅高速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蒙西至华中铁路纵贯南北,在市区及周边形成了。三纵四横。的交通格局 三门峡市距运城机场45公里 综合交通支撑条件日益改善,从城市发展空间看 近年来.三门峡市按照、优化湖滨城区.拓展陕县城区.推进互联互动.的思路,推动中心城市向西发展.将陕县县城纳入新一轮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加强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燃气.电力,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湖滨区和陕县县城联动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目前 陕县县城建成区已达13平方公里,人口12、6万人.从生态环境看.市区北部有近40公里的黄河水面,老城区西北部天鹅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近600公顷,市区南侧为崤山生态林带。苍龙涧 淄阳河等河流从市区穿过.生态环境优美,从产业布局看,三门峡中心城市主要依托高铁站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研发.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在老城区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 大力发展特色商贸服务业等,工业主要集中在市区西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陕县县城西部的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 已建成7、7平方公里,目前已有汽车配件,浓缩果汁等企业入驻.三门峡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建成14平方公里。具有发展铝工业,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三规合一。的原则,规划建设三门峡新区。能够有效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布局,加快组团式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三门峡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地位.构筑在豫晋陕毗邻地区的竞争优势 二。三门峡新区空间布局 三门峡新区在三门峡市区西部集中布局、是体现城乡统筹 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 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规划空间范围东至陕县大营镇东边界,南边界东段以高阳山南麓和陇海铁路为界.中段以大王镇南边界为界、西段以阳店镇小河村南边界为界.西至弘农涧河.北至黄河南岸、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 在行政区划上。主要涉及陕县城区和灵宝市大王镇,阳店镇以及陕县大营镇 三,三门峡新区发展定位、三门峡新区发展定位为,三区一中心、市域城乡一体化先行区,黄河金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生态宜居区 豫晋陕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市域城乡一体化先行区,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深入推进城乡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提供示范、黄河金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挥三门峡市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铝精深加工和能源产业水平。培育物流 商务金融 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使之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东向开放的龙头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现代生态宜居区,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黄河南岸、崤山北麓生态屏障。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推进新区内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化,美化人居环境.打造以黄河文化为特色的区域性休闲度假疗养基地和现代生态宜居新区 豫晋陕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依托陇海铁路 郑西客运专线和规划建设的蒙西至华中铁路.提升三门峡西站综合枢纽地位.优化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交通组织。构建对外联系快捷.通畅、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重点加强连接山西 陕西,内蒙古的通道建设。使之成为北煤南运的运输通道和煤炭储运基地.推动商贸物流业联动发展 建设在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物流商贸中心.四、三门峡新区管理体制,三门峡新区的规划建设在省委 省政府和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实施。三门峡市成立三门峡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1。负责新区规划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决策 研究决定支持新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2.组织协调涉及国家和省重大问题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3 协调有关县。市,区、和市属部门支持新区建设 4。审议确定新区年度计划和建设任务、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新区规划建设的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