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频感应电热装置,第5、0 1条 本章是按我国目前生产的中频电源装置制订的,一般用于熔炼、淬火、透热等感应加热装置、变频机组成套生产有BPS型50.560kW频率1000.8000Hz.中频晶闸管变频装置已定型的有KGPS型。已制成的最大功率达1000kW左右 第5.0、2条。本条推荐淬火等加热时间短的设备由共用的中频电源供电.以提高中频电源装置的利用率、如XX汽车厂每套变频机组一般供5台左右淬火机 个别的达10多台,机组功率按最大1台淬火机选择,有些为2台机组并联 通过。分配器,有的称为.等待线路,轮流向各淬火机供电。当一台淬火机加热终止转为冷却时,即自动接通另一台淬火机,经多年运行。厂方反映良好,又如XX内燃机总厂由两台机组给5台淬火机供电,每个工位加热时间约10s。冷却时间约8s 倒换时间约2s 采用手动切换,轮流向淬火机供电,充分利用了电源设备。对加热时间达1h以上的熔炼设备,其空炉时间短,实际上均由单独的中频电源供电.这样做是合理的 第5,0、3条。中频机组两台并联运行使用较广,制造厂有适用于并联的定型产品,采用同样的机组。用一台共用的电机放大机调节多台发电机的励磁,工厂反映这样并联很方便,用晶闸管励磁装置,并联后能自动恒定电压.晶闸管变频器的并联运行,XX大学研究证明采取一定措施后是可行的,因中频电源装置的并联都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制造厂在产品设计中就已考虑了.故本条规定应按制造厂的技术条件进行并联.第5.0。4条,中频感应加热器的自然功率因数很低.必须采用电容器进行补偿.以减少中频电源设备及线路的无功负荷。为满足感应器在不同电感时的补偿要求,接入的电容器数刨应能调节.中频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失比工频多几倍。特别是在振荡回路中 其无功电流有时比有功电流高10倍以上 因此、在布置各元件的相互位置时,应使电容器与感应器或淬火变压器尽量靠近 使其间导体长度为最短。第5,0、7条、中频电流的透入深度与导体屯阻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因而铝导体的透入刚度一般约为铜导体的1、3.1,5倍.为充分利用导体截面.在中频线路中更宜采用铝导体 在中频线路中、由于电流只通过导体的表面,空心结构的导体截面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故采用中频同轴电缆是合理的,但有时因需要量很少,订货不方便 也可采用其他型式的导体 实际上也常是这样做。XX汽车厂8000Hz 2 100kW中频机组的线路采用了2,3 50.1 25.mm2的铠装电力电缆、多年来运行良好,XX拖拉机2500和8000Hz感应电炉,送电线路长100m左右。也采用三芯铠装电力电缆多根并联,使用良好.XX汽车厂100kW 8000Hz线路采用导线穿钢管.长约15m 使用中也没出现什么问题。第5、0.8条。第5 0,10条一.由于中频线路的集肤效应和邻扰效应较强.当用多片矩形母线时、其相邻导体应接于不同的极性.多芯电缆的相邻缆芯也应尽量接于不同的极性 以提高导体截面的利用率。二。为减小中频线路的电抗,母线间距应尽量小,第5,0,11条,这是一般做法,关于熔炼炉的坩埚侵蚀过度保护 许多运行人员反映不一定需要,认为炉衬损蚀在运行中能发现并及时修补,而且也并不是很快造成穿炉事故。但为安全起见仍按制造厂的技术条件装设漏炉保护 由于电气绝缘变坏到低于某临界值,有可能发生炉衬漏炉的情况 因此,为增加操作者的安全和减少炉子损坏的危险性 建议提供报警装置和分断炉子电源的保护措施,第5。0,13条、在调查到的十几个工厂中.仅一个厂将中频机组及其附属装置设在大厂房内。隔墙不到顶。操作人员反映噪声大,灰尘多。提出应设单独房间.其他均设有单独房间,至于晶闸管变频装置、一般也安装在单独的房间内。工厂认为单独房间条件好,灰尘少。环境安静 便于维护管理,有些单位反映。中频真空电炉运行环境好,一般都把变频电源,电炉和真空设备放在同一房间内 运行良好,故本条也考虑了这种情况,对某些不便将中频电源装置设于专用房间的,如在生产流水线上使用中频加热时.为满足生产需要.也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