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进口商品的检验第十六条.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应当持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必要的凭证和相关批准文件.向报关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通关放行后20日内,收货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 不准销售 不准使用、进口实行验证管理的商品,收货人应当向报关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验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海关总署的规定实施验证,第十七条.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实行验证管理的进口商品,海关按照规定办理海关通关手续、第十八条、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应当在收货人报检时申报的目的地检验.大宗散装商品,易腐烂变质商品。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及已发生残损、短缺的商品 应当在卸货口岸检验,对前两款规定的进口商品.海关总署可以根据便利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需要。指定在其他地点检验 第十九条,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经检验.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当事人销毁 或者出具退货处理通知单,办理退运手续,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可以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 经重新检验合格的.方.可销售或者使用,当事人申请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及时出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检验不合格的进口成套设备及其材料。签发不准安装使用通知书 经技术处理。并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重新检验合格的,方可安装使用 第二十条,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口商品,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抽查检验不合格的 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实行验证管理的进口商品,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验证不合格的 参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发现进口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残损.短缺、申请出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或者其他检验机构应当在检验后及时出证。第二十一条 对属于法定检验范围内的关系国计民生.价值较高,技术复杂的以及其他重要的进口商品和大型成套设备。应当按照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监造。装运前检验或者监装,收货人保留到货后最终检验和索赔的权利,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派出检验人员参加或者组织实施监造.装运前检验或者监装 第二十二条,国家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国外供货商.国内收货人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国外供货商,国内收货人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前、应当取得海关总署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注册登记 国家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装运前检验制度,进口时。收货人应当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或者检验机构出具的装运前检验证书、对价值较高、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 环境保护项目的高风险进口旧机电产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装运前检验,进口时,收货人应当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或者检验机构出具的装运前检验证书.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家允许进口的旧机电产品到货后.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检验,第二十三条,进口机动车辆到货后,收货人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机动车辆检验证单以及有关部门签发的其他单证向车辆管理机关申领行车牌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质量缺陷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及时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