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互认规则第十一条、拟开展互认工作的检查检验项目应当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便于开展质量评价,第十二条 满足国家级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国家级质量评价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范围为全国,满足地方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地方质控组织质量评价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范围为该质控组织所对应的地区.不同地区通过签署协议,共同开展检查检验互认工作的.应当由有关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共同组建或者指定质控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参加相关质量评价并合格的 互认范围为协议地区,第十三条。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标志统一为HR,检查检验项目参加各级质控组织开展的质量评价并合格的.医疗机构应当标注其相应的互认范围.互认标识,如、全国HR,京津冀HR,北京市西城区HR 等 未按要求参加质量评价或质量评价不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标注.第十四条,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指导辖区医疗机构统一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样式 对于检验结果应当注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及参考区间、鼓励医疗机构将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互认的检查检验结果在一份报告单中出具 并在报告单上统一标注相应互认区域范围和互认标识。第十五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同级质控组织定期梳理辖区医疗机构互认项目清单.并按有关规定加强公示公开,便于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查询了解.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 对标有全国或本机构所在地区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其他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第十七条、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第十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开具检查检验医嘱.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以与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第十九条。出现以下情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可以对相关项目进行重新检查.一.因病情变化 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二,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三 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 如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措施前.四、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的 五,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的 六、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第二十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检查检验门诊,由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医学检验,病理专业执业医师出诊。独立提供疾病诊断报告服务、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未予互认的.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复检的目的及必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