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煤矿安全规程。执行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第十四条.新建,改建 扩建煤矿工程项目、以下统称煤矿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建设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应当包括煤矿水。火、瓦斯 冲击地压.煤尘.顶板等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需要作重大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查部门重新审查 不得先施工后报批。边施工边修改,第十五条,煤矿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参与煤矿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对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负总责.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 不得擅自变更设计内容,第十六条。煤矿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负责.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第十七条,煤矿企业进行生产、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不得生产、第十八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及时,如实报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九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有下列安全生产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 组织或者参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四.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督促落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五.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作业,违反规程的行为 发现威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要求立即停止危险区域内的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六 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七、组织或者参与应急救援演练.八.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主要技术负责人。建立健全并落实技术管理体系,第二十条、煤矿企业从业人员负有下列安全生产职责.一,遵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二。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三、及时报告发现的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对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行为,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所在地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报告,煤矿企业不得因从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无正当理由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二十一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 并持续保持相应水平和能力.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作业,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并取得相应资格 第二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为煤矿分别配备专职矿长,总工程师。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对煤,岩 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高瓦斯。冲击地压,煤层容易自燃、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相应的专门防治机构、配备专职副总工程师,第二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领导带班制度并严格考核 井工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应当轮流带班下井,并建立下井登记档案、第二十四条 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实行安全限员制度,煤矿企业应当依法制定井下工作时间管理制度、煤矿井下工作岗位不得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第二十五条 煤矿企业使用的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 使用,检测。维修 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安全设备台账和追溯.管理制度 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对安全设备购置,入库。使用 维护,保养 检测,维修,改造.报废等进行全流程记录并存档.煤矿企业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工艺,具体目录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制定并公布。第二十六条,煤矿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排水。排土等主要生产系统和防瓦斯 防煤。岩。与瓦斯 二氧化碳。突出。防冲击地压.防火.防治水、防尘.防热害、防滑坡 监控与通讯等安全设施、应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管理和技术要求,煤矿企业及其有关人员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其正常使用。第二十七条,井工煤矿应当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出口 独立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 防尘供水系统,防灭火系统 供配电系统,运送人员装置和反映煤矿实际情况的图纸.并按照规定进行瓦斯等级。冲击地压.煤层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鉴定,井工煤矿应当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电雷管、爆破工作由专职爆破工承担,第二十八条.露天煤矿的采场及排土场边坡与重要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应当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对露天煤矿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评价范围应当涵盖露天煤矿所有边坡,达不到边坡稳定要求时 应当修改采矿设计或者采取安全措施、同时加强边坡监测工作,第二十九条.煤矿企业应当依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煤矿企业应当设立专职救护队,不具备设立专职救护队条件的 应当设立兼职救护队,并与邻近的专职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发生事故时.专职救护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煤矿开展救援。第三十条 煤矿企业应当在依法确定的开采范围内进行生产.不得超层、越界开采 采矿作业不得擅自开采保安煤柱。不得采用可能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决水.爆破.贯通巷道等危险方法。第三十一条、煤矿企业不得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正常生产煤矿因地质,生产技术条件,采煤方法或者工艺等发生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发生较大变化的.应当依法重新核定其生产能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企业进行生产,第三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灾害程度和类型实施灾害治理,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第三十三条。煤矿开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编制专项设计 一、有煤、岩 与瓦斯 二氧化碳。突出的,二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三.开采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水体,铁路下压煤或者主要井巷留设煤柱的,四,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或者周边有老窑采空区的、五、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六 其他需要编制专项设计的。第三十四条。在煤矿进行石门揭煤,探放水,巷道贯通。清理煤仓.强制放顶,火区密闭和启封,动火以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 应当采取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第三十五条 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定期向从业人员通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书面报告经煤矿企业负责人签字后、每季度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所在地矿山安全监察机构 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所属煤矿的安全管理 定期对所属煤矿进行安全检查、第三十六条.煤矿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停止受影响区域生产,建设,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二,瓦斯超限作业的,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未按照规定实施防突措施的。四.煤 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未按照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六。超层.越界开采的,七,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十、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工艺的、十一 未按照规定建立监控与通讯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十二,露天煤矿边坡角大于设计最大值或者边坡发生严重变形,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十三,未按照规定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的,十四。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 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 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十五.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 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外包的、十六 改制,合并 分立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合并。分立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的、十七,有其他重大事故隐患的、第三十七条,煤矿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及其设在地方的矿山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应当予以配合。按照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不得隐瞒或者拒绝.阻挠,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及其设在地方的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查处的事故隐患。煤矿企业应当立即进行整改,并按照要求报告整改结果,第三十八条,煤矿企业应当及时足额安排安全生产费用等资金,确保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煤矿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