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资质证书已过有效期或者超出资质许可范围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其检测报告无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条。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资质许可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第四十一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资质许可机关予以撤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检测机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二条。检测机构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办理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逾期未办理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检测机构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向资质许可机关提出资质重新核定申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三条.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 第三十条第六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检测机构在建设工程抗震活动中有前款行为的、依照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第四十四条,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第三十条第二项至第五项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 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检测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第三十一条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一,与所检测建设工程相关的建设 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二。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 三。未按照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的 四,未及时报告发现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行为的.五、未及时报告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六、未按照规定进行档案和台账管理的,七。未建立并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检测活动进行管理的,八.不满足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要求开展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九,接受监督检查时不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不按照要求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或者拒绝,阻碍监督检查的、第四十六条、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 有违法所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没收.第四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委托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二,未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并单独列支的,三,未按照规定实施见证的,四,提供的检测试样不满足符合性,真实性,代表性要求的。五.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六。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的。七.取样,制样和送检试样不符合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第四十八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 给予单位罚款处罚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 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的.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颁发资质证书的。四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 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五。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