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航道保护和管理,第二十四条。禁止下列侵占 损害航道的行为、一。在航道内种植植物.设置水生物养殖设施或者张网捕捞的 二。向航道内倾倒建筑垃圾.砂石,泥土 浆,以及其他废弃物的,三.在过船建筑物及其引航道或者船舶调度区内从事货物装卸 水上加油。船舶维修等影响过船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四,在依法划定并公告的航道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采挖砂石。取土 爆破的,五,违反禁行或者限行规定行驶船舶的 六。其他侵占、损害航道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水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编制涉及航道的河道采砂规划。滩涂围垦规划,在航道内采挖砂石.取土的。水利或者海洋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时、应当事先征求航道管理机构的意见。第二十六条 修建涉航建筑物应当符合航道规划,通航标准和技术规范、在航道或者规划将要通航的河流上修建拦航道闸坝的,应当按照航道规划等级和船舶通过能力的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过船建筑物,在航道规划以外不通航河流修建永久性闸坝,修建闸坝后可以通航的.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建设适当规模的过船建筑物或者预留建设过船建筑物的位置,第二十七条。临内河航道修建码头,船坞,船台 滑道等建筑物的,应当选择在航道顺直段。并与航道交叉口和跨航道桥梁保持与航道规划等级相适应的安全距离,其建筑物外边线与航道中心线最小距离应当为该航道等级标准船宽的五倍、且相应的作业、停泊水域应当设置在航道设计水域外,不能满足该要求的、应当设置挖入式港池 临内河限制性航道修建码头,船坞、船台。滑道.水闸,驳岸等建筑物的,其外边线不得突出岸线。跨内河限制性航道修建桥梁.渡槽,缆线,管道等建筑物的,应当一跨过河.第二十八条。修建闸坝等拦航道建筑物或者修建桥梁。渡槽、缆线,管道,隧道等跨,穿,航道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项目批准。核准或者备案前,将建筑物有关船舶通过能力,通航净空尺度.埋设深度等技术要求的设计方案征得航道管理机构同意。其中、在规划等级为一级至四级的内河航道和沿海五百吨级以上航道修建的.应当征得省航道管理机构同意。在其他航道修建的 应当征得设区的市航道管理机构同意.设计方案应当对建筑物选址,水文条件,河床.海床 演变 通航水位,船舶通过能力。通航净空尺度。埋设深度,通航孔布置,安全保障措施 对航道的影响及补救措施等作出说明,修建拦航道建筑物,在通行海轮的航道修建跨航道建筑物、在内河航道内修建设有墩台的跨航道建筑物的 建设单位应当在设计方案中附具通航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第二十九条、临航道修建引水。排水设施的,取排水口不得延伸至主航道内 内河引水。排水不得导致主航道横向流速大于每秒零点三米或者回流流速大于每秒零点四米、取排水口确需延伸至主航道内,或者内河引水.排水导致主航道横向流速大于每秒零点三米.回流流速大于每秒零点四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程序征得航道管理机构同意.并承担相应改变航道等补救措施所需的费用.第三十条。修建码头,船坞、船台 滑道等临航道建筑物.不符合通航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港口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其使用港口岸线,第三十一条,因工程建设施工等需要修建便桥等临时跨航道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所在地航道管理机构同意。航道管理机构应当对其通航标准和技术规范,使用期限.恢复保证措施以及相应的责任予以明确。临时跨航道建筑物许可的有效期不得超过两年,有效期届满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拆除,因工程建设尚未竣工等原因需要延期使用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延期。第三十二条、修建涉航建筑物。应当采取措施保持施工期间航道的原有船舶通过能力.确实难以保持航道原有船舶通过能力的 应当采取其他相应的补救措施,施工期间确需断航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所在地航道和海事管理机构同意、并按照要求落实过船措施或者设置驳运设施,保持航道畅通。第三十三条、修建闸坝,桥梁,渡槽,管道等拦.跨航道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通知航道管理机构参与施工放样和竣工验收.第三十四条 修建涉航建筑物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清除堤坝。围堰,护桩,沉箱 墩台等施工设施、恢复航道原状 第三十五条,在通航河段及其上游控制或者引走水源的,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保证航道设计等级所需要的水位 闸坝等水工程因防洪等原因需要大流量泄水 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放水预警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知航道和海事管理机构 未及时向社会公告造成航道或者船舶损坏的。应当予以赔偿。第三十六条,过船建筑物的运行应当服从航道管理机构的管理,过船建筑物的运行调度方案和定期检修停航方案应当经航道管理机构同意 停航检修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社会公告。第三十七条,修建涉航建筑物或者设置采砂,打捞.钻探等水上作业区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行或者委托专业航标养护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设置.维护专用航标和必要的辅助设施 在内河航道设置 移动或者撤除专用航标、应当报经县级以上航道管理机构同意,第三十八条.损坏航道设施的,责任者应当按照规定要求予以修复.更换或者重置、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公布有关航道设施重置价格参考标准。第三十九条 码头 船厂.排水口等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航道淤积的、责任者应当及时清除淤积物,第四十条.航道管理机构执法人员可以在水上检查站.航道 码头。锚地以及施工作业场所,对航道保护以及航道内施工作业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