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得使用国家和省公布的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材料 技术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二,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督办本单位事故隐患治理,四。定期组织或者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五 每年向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 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第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 船舶修造或者拆解 道路运输单位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 储存单位.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百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从业人员一百人以上不足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三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三.从业人员五十人以上不足一百人的 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并配备两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从业人员不足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三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两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一百人以上不足三百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不足一百人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国家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严于本条例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二 参与本单位生产工艺 技术的安全风险评估和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三,督促落实本单位危险作业 可燃爆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将履职情况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第十三条,矿山 金属冶炼,建筑施工 道路运输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自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考核时间少于本条例规定的 从其规定。考核不得收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不得收费、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培训活动、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协调考核和培训计划、避免重复考核和培训,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 包括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应当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离岗六个月以上或者换岗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应当重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 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由从业人员本人核对并签名。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通过文字,图像等方式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装备物资的落实 负责整改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落实下列措施.一.制定并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三 定期对有关场所进行风险辨识和安全评估。四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并建立预警预报机制 定期对安全设备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验、检测以及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五,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载明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数量,危险危害特性,应急措施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以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所在地县,市、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的重大危险源经安全评价或者安全评估不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报原备案部门核销。第十七条,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应当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 并由建设单位负责验收 安全设施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依法需要取得安全生产经营许可的 由实施安全生产经营许可的部门在实施相关安全生产经营许可时,查验经验收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有限空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以及临近高压输电线路,输油。气。管线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并落实下列措施。一,作业前完成作业现场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分析,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以及相关内部审签手续 二.确认作业人员具备上岗资质或者技能 身体状况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三.告知作业人员危险危害因素,安全作业要求和应急措施.四.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采取应急措施。停止作业并撤出作业人员、五.执行国家和省其他有关危险作业的规定和本单位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或者产生可燃爆的粉尘 气体,液体等爆炸性危险物质的。应当保证作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 电气设备以及通风除尘.防静电,防爆等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防燃爆标准要求 并落实下列措施。一,执行爆炸性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定期对电气设备和通风除尘,防静电 防爆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 三.按照规定控制作业场所爆炸性危险物质的存放数量 四。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定期清理可燃爆粉尘、五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培训 第二十条、使用机械冲压设备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以及相关标准要求,安装和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从业人员发现所操作的机械冲压设备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有权停止作业并报告生产经营单位,第二十一条,取得不带储存设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供货单位和用户单位符合安全条件的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之外的场所,危险化学品商店内只能存放民用小包装的危险化学品。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引导矿山,危险物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海上作业等危险性较大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保险费计入生产经营单位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