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 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有关法律,法规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和民用航空安全等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社会参与监督。各级人民政府,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需经费、并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所需经费应当予以保障。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第七条.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履行下列综合监督管理职责。一。拟定安全生产规划和政策,分析预测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安全生产信息。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三,对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四,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和专项督查,监督检查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五。组织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依法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六 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综合统计分析工作,七。承担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安全生产监管,公安 建设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专项监督管理 工业。商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政府主管部门和机构、按照本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负责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第九条,乡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第十条、工会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提出保障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事故防范能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报刊等单位,应当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