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人口与经济 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国务院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 和,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 条例。的规定.第三条,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条例.规定生育、以下简称计划外生育、子女的公民,以及为他人计划外生育提供帮助而非法收养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第四条,省。设区市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工作 第五条。城镇居民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以县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当事人计划外生育的子女出生前一年本县.市,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征基数,本县。市 区,没有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数字的、可以本设区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征基数。当事人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于前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以实际可支配收入为计征基数 农村居民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以县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当事人计划外生育的子女出生前一年本县。市 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基数,当事人实际纯收入高于前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以实际纯收入为计征基数。当事人实际可支配收入 实际纯收入,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实、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核实,第六条,计划外生育一胎子女的、根据不同情形 按照下列标准向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一、不符合.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再生育的,按本办法规定的计征基数的3。5倍征收 二。符合,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 但未申请领取。再生一胎生育证,生育的,按第一项规定标准的10 征收,三.符合、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但经查实.进行了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引产后 再怀孕生育的。按第一项规定的标准征收、四 双方当事人均无配偶 一方或者双方未达到法定婚龄怀孕生育第一胎的 按第一项规定标准的50,征收、五、双方当事人均无配偶,双方均已达到法定婚龄。但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怀孕生育第一胎的.按第一项规定标准的30,征收、六,重婚生育.有配偶者与他人生育第一胎的.按本办法规定的计征基数的7倍征收、第七条,计划外生育二胎以上子女的。根据不同情形.从第二胎开始 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或者第六项规定标准的2倍向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第八条,为他人计划外生育提供帮助而非法收养子女的 对非法收养人、按本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标准的50。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计划外生育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计划外生育的具体情形、按本办法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第九条,计划外生育子女的当事人一方为城镇居民.另一方为农村居民的。分别按各自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第十条,计划外生育子女3个月以内未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的。属于隐瞒计划外生育行为。对计划外生育的双方当事人.按应缴数额的110.征收社会抚养费.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督促当事人及时报告计划外生育行为、并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当事人隐瞒不报的。村、居 民委员会应当主动向乡 镇 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规章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提高或者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第十二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征收决定应当盖有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印章。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征收机关、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征收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征收数额、当事人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第十三条。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子女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办理、对征收管辖发生争议的 由争议双方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管辖权。第十四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征收机关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第十五条,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30日内。通过其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一。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实际收入状况及履行能力证明 二.分期缴纳的具体计划 三。其他相关材料。第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分期缴纳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进行核实.并提出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第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上报材料之日起1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乡 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批准分期缴纳的。乡 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当事人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情况。在作出的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中,明确分期缴纳的期限,金额等事项、分期缴纳的期限不得超过3年.首次缴纳的金额不得低于应缴社会抚养费总额的30、第十八条.征收机关征收社会抚养费、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社会抚养费收据、征收机关应当建立社会抚养费征缴分户台账,第十九条。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缴纳,并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2.的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 征收决定不停止执行。但是.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一条.征收机关依法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贪污,私分、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每季度应当向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供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情况、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予以保障,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价格 审计 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配合征收机关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第二十四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提高或者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的、依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处理、第二十五条 截留、挪用.贪污。私分社会抚养费的 依照刑法关于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第二十六条 征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