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失业保险金申领程序。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减人员,一次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人数超过50人.含50人.以上的.应按照国家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并报承办其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公司备案.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失业人员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在10日内.将失业人员的人事档案移交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就业服务局 就业服务局应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第二十六条,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30日内。持原用人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到本人户籍所在地县、市,区,的就业服务局办理失业登记 由就业服务局为其发放.失业就业登录证,参加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凭。失业就业登录证。到社会保险公司申领失业保险金 社会保险公司应当将失业人员享受保险待遇的核定情况书面通知就业服务局。第二十七条.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和应当领取的失业保险金,自就业服务局为其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按月发放.失业人员本人凭社会保险公司为其开具的失业保险金领取单证,到指定的银行或邮局按月领取,尚未实施失业保险金由指定的银行或邮局发放的失业保险统筹地区.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暂由承办其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公司按月直接支付 第二十八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一,重新就业的 二。应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五,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六,无正当理由,连续60日不领取失业保险金 也不向承办其失业保险登记的就业服务局如实说明本人求职情况的,七,无正当理由、两次拒不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工作的,八。按照国家或省的有关规定领取了一次性自谋职业安置费的,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依法履行了失业保险缴费义务的在职人员,因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及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因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而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在其假释期间。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后 可到经办失业保险的机构,办理失业登记.申请领取或者按现行标准恢复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按规定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三十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每月必须向为其办理失业登记的就业服务局如实报告本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及再就业情况 就业服务局应对失业人员的上述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委托有关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为其开具证明。社会保险公司凭此证明继续为其发放失业保险金.第三十一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求职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应按规定减免服务费。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应在重新就业后10日内。通知为其办理失业登记的就业服务局。停止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成建制跨失业保险统筹地区转移或在职人员跨失业保险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之转迁、但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已经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转移、第三十三条,成建制跨失业保险统筹地区转移的用人单位 或者跨失业保险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的职工个人,应持转出地社会保险公司开具的失业保险关系转迁证明、在60日内、到转入地社会保险公司办理失业保险关系接续手续,转入地社会保险公司 应及时为其办理有关手续.并自转出地停止征缴其失业保险费的当月起,按本地核定的缴费基数.按时足额征缴失业保险费.转入前后的缴费时间合并计算.第三十四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跨失业保险统筹地区流动的,如本人有要求、承办其失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公司可将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给付本人,不再为其支付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第三十五条.经办失业保险的机构应当对失业人员登记,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记录和个人缴费记录实行计算机管理,方便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保证记录的规范,准确,完整,安全、缴费单位,缴费个人有权查询缴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