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第二十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作出界定、制定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技术政策 组织推广先进的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第二十八条。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公布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 落后设备的名录。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停止生产,销售 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生产工艺的采用者必须在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工艺,列入限期淘汰名录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推广能够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 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第三十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第三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性,第三十二条。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 产生量.流向 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前款规定的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 第三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经济 技术条件对其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第三十四条,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 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第三十五条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需要终止的.应当事先对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作出妥善处置.防止污染环境。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发生变更的 变更后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 处置的设施 场所进行安全处置或者采取措施保证该设施。场所安全运行.变更前当事人对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 处置的设施,场所的污染防治责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义务 对本法施行前已经终止的单位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 处置的设施.场所进行安全处置的费用、由有关人民政府承担.但是,该单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应当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承担处置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义务。第三十六条、矿山企业应当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减少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贮存量 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 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封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三十七条.拆解。利用。处置废弃电器产品和废弃机动车船、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