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和公布。第二十条.各级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应当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分期分批地向社会开放、并同时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档案开放的起始时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档案,包括请代以前的档案,民国时期的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向社会开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瞒30年向社会开放,三、经济.科学。技术 文化等类档案 可以随时间社会开放,前款所列档案中涉及国防,外交.公交,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虽自形成之日起已满30年但档案馆认为到期仍不宜开放的档案。经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期向社会开放。第二十一条.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微缩品代替原件。档案微缩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 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第二十二条.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制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利用中国已开放的档案,须经中国有关主管部门介绍以及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须经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必要时还须经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保存的尚未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以及中国需要利用的。须经档案保存单位同意。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 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可以按照规定收取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务院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第二十三条、档案法。第二十二条所称档案的公布.是指通过下列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档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文或者档案记载的特定内容、一。通过报纸,刊物。图书,声像、电子等出版物发表 二.通过电台、电视台播放。三、通过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四.在公开场合宣读 播放 五,出版发行档案史料。资料的全文或者摘录汇编。六 公开出售,散发或者张贴档案复制件 七.展览.公开陈列档案或者其复制件.第二十四条、公布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保存在档案馆的,由档案馆公布.必要时.应当征得档案形成单位同意或者抱经档案形成党委的上级主管机关同意后公布.二。保存在各单位档案机构的 由各该单位公布.必要时。应当抱经上级主管机关同意后公布 三 利用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档案馆 档案保存单位同意或者前两项所列主管机关的授权或者批准 均无权公布档案 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其所有着向社会公布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利益 第二十五条.各级国家档案馆对寄存档案的公布和利用,应当征得档案所有者同意。第二十六条 利用 公布档案.不得违反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