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审定和登记.第七条,国家鼓励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 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保证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第八条,研制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定申请、并提供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下列资料、一,名称.主要成分,理化性质 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检验报告.稳定性试验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试验机构出具的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饲喂效果、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申请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的。还应当说明该新饲料添加剂的添加目的 使用方法,并提供该饲料添加剂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评价报告 第九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申请资料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对该新饲料 新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由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毒理,药理 代谢.卫生、化工合成,生物技术.质量标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对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采取评审会议的形式,评审会议应当有9名以上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专家参加、根据需要也可以邀请1至2名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专家以外的专家参加 参加评审的专家对评审事项具有表决权,评审会议应当形成评审意见和会议纪要.并由参加评审的专家审核签字,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依法公平、公正履行职责,对评审资料保密,存在回避事由的、应当主动回避.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新饲料 新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申请资料之日起9个月内出具评审结果并提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但是.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决定由申请人进行相关试验的.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评审时间可以延长3个月.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评审结果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决定。决定不予核发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应当同时按照职责权限公布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产品质量标准。第十一条 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监测期为5年、新饲料 新饲料添加剂处于监测期的。不受理其他就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申请和进口登记申请,但超过3年不投入生产的除外,生产企业应当收集处于监测期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稳定性及其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等信息,并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状况组织跟踪监测、证实其存在安全问题的。应当撤销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十二条,向中国出口中国境内尚未使用但出口国已经批准生产和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应当委托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并提供该饲料 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下列资料、一,商标.标签和推广应用情况 二.生产地批准生产。使用的证明和生产地以外其他国家。地区的登记资料.三、主要成分,理化性质。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检验报告.稳定性试验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四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试验机构出具的该饲料,饲料添加剂的饲喂效果、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申请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的,还应当说明该饲料添加剂的添加目的.使用方法。并提供该饲料添加剂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评价报告。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程序组织评审.并决定是否核发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首次向中国出口中国境内已经使用且出口国已经批准生产和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申请登记。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 将样品交由指定的机构进行复核检测。复核检测合格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核发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进口登记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向中国出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 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申请续展,禁止进口未取得饲料 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第十三条。国家对已经取得新饲料 新饲料添加剂证书或者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的,含有新化合物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申请人提交的其自己所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自核发证书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取得新饲料 新饲料添加剂证书或者饲料 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前款规定的数据申请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或者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定或者登记,但是.其他申请人提交其自己所取得的数据的除外。除下列情形外,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披露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据、一.公共利益需要 二、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信息不会被不正当地进行商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