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项目识别和准备,第六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公路交通发展规划在项目前期研究论证阶段.根据项目的特点及PPP模式的有关要求 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社会资本方、将确定采取PPP模式的潜在项目。纳入PPP项目库,需要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的收费公路PPP项目,应当纳入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第七条.收费公路PPP项目可由政府或社会资本方发起 以政府发起为主。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配合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对纳入收费公路PPP项目库的潜在项目进行评估筛选、并根据公路交通发展规划提出收费公路PPP项目开发建议 社会资本方可通过提交项目建议书的方式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直接推荐潜在项目 第八条,收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的,且政府对项目依法给予支持政策仍不能完全覆盖成本、实现合理回报的。可考虑给予合理的财政支持,对符合公路交通发展规划和车辆购置税支持政策的项目,可按照交通运输重点项目资金申请和审核规定,申请车辆购置税资金支持。可以采取建设期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运营补贴,贷款贴息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收费公路PPP项目给予支持.其中建设期投资补助、运营补贴和贷款贴息等作为可行性缺口补助、不作为项目资本金.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收费公路PPP项目的,应明确政府出资人代表,政府指定的出资人代表按照本指南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中所述的方式与社会资本方共同设立项目公司 第九条。经过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作为项目实施机构或者指定有关单位作为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识别和准备,社会资本方选择 执行和移交等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第十条,项目实施机构在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完成专家预审查后.可组织开展项目推介.介绍项目情况、了解潜在社会资本方财务实力,投融资能力.投资意向和条件等信息.进一步评估项目开展PPP模式的可行性,设计PPP模式的基本框架,第十一条、对于确定采用PPP模式的项目 在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的同时,项目实施机构组织编制PPP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包括投融资结构.财务测算和回报机制等,建设运营和移交方案 风险分配方案、绩效评价、合同体系和主要内容 社会资本方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 保障和监管措施以及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等。在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依托本级人民政府建立的PPP项目部门联动协调机制 统筹考虑开展PPP项目政府可赋予的政策措施、包括征地拆迁.项目沿线土地开发使用,建设期投资补助或者运营补贴等.并在实施方案和社会资本方选择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示,对于申请车辆购置税资金的项目.还应当在实施方案中提出资金申请理由.支持额度和政府支持方式。有关政府支持方式参见本指南第八条 实施方案可委托第三方进行编制,承担编制任务的第三方应尽量避免与潜在社会资本方存在关联关系。如存在关联关系 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社会资本方选择的公正性,第十二条、项目实施机构在编制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后 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相关附件 下同 或项目申请报告履行项目审批。核准、程序、政府采用建设期投资补助。运营补贴.贷款贴息方式参与收费公路PPP项目、按照核准制管理.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或既有资本金注入又有建设期投资补助 运营补贴,贷款贴息一种或几种方式参与收费公路PPP项目。按照审批制管理.对于需要交通运输部进行行业审查的项目、同步逐级向交通运输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等相关材料.并在上报文件中提出政府支持方式,交通运输部按程序出具行业审查.核准 意见、对于符合国家公路发展规划。国家投资政策和车辆购置税资金安排规定的项目。将同时明确车辆购置税资金的安排上限和支持方式、第十三条 项目审批、核准,后 项目实施机构根据项目审批或核准意见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完善。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应重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深化研究。细化工程技术方案和投资概算等内容、并作为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项目实施机构可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实施方案评审通过后、项目实施机构可委托专家或第三方编制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项目实施机构应积极配合本级财政部门对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物有所值评价审核未通过的 项目实施机构可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后重新提请审核.第十五条。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的项目,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本级财政部门,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组织编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并出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审核意见、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审核未通过的.项目实施机构可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后重新提请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