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第五十四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持续地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必备条件,保证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的食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对其所生产加工食品的质量安全负责、并应当明确承诺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不用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加工食品、不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第五十五条 企业采购食品原材料,食品添加剂时,应当验明标识、向供货单位索取合格证明.或者自行检验,委托检验合格。并建立进货台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情况和国家要求备案的其他事项报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新品种的食品添加剂 新的原材料生产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新品种,应当在使用前索取省级以上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并留存备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销售记录应当注明食品的名称、规格、批号、购货单位名称,销货数量。销货日期等内容,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档案.保存企业购销记录。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等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资料、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档案应当保存3年,第五十六条,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连续停止生产加工获证产品1年以上的,重新生产加工时、应当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重新现场核查的申请,第五十七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利用新资源生产食品。必须按有关规定在投产前由省级以上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企业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第五十八条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情况的年度报告.第五十九条,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生产加工食品的 委托双方必须分别到所在地市 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提交双方营业执照和委托加工合同复印件、委托加工已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食品的 除符合前款要求外.被委托方必须是已取得有效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应当全部交由委托方进行销售.备案时还应当提交被委托方的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委托加工食品的包装或者标识上还应当按照产品标识标注的规定。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 第六十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状况、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巡查。加严检验 回访、强制检验 监督抽查 年度报告审查和执法检查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 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 不得妨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第六十一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档案 详细记录企业基本情况 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企业监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第六十二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制度,根据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企业质量安全等级 实施分类管理。第六十三条。对食品生产企业及其生产活动实行巡查,巡查时 应当如实记录企业执行本细则的情况,巡查中发现企业存在问题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十四条,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不同类型食品的特点及产品质量状况,组织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监督抽查应当重点抽查存在倾向性质量问题的区域。质量不稳定的企业以及微生物.重金属,添加剂 有毒有害物质等重点指标、第六十五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进行加严检验.第六十六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提交的年度报告进行审查 必要时,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和产品检验。第六十七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存在的不符合必备条件的问题改进情况实施回访.回访的情况应当记录存档,第六十八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发现不属于本辖区管辖的质量安全问题,应当及时通报有管辖权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现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 应当立即报送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可以直接报告国家质检总局 第六十九条、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由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发布等构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第七十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针对突然发生的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当立即组织情况调查和产品分析、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扩大。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管,第七十一条、对不安全食品实行召回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发现其产品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当主动召回已出厂销售的有问题食品 企业不召回的。由企业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召回,企业拒不执行的 由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告召回、具体办法另行规定.第七十二条.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严重违法行为企业公布制度.定期公布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名单、第七十三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通过查阅检验报告。检验结论对比等方式 对检验机构的检验过程和检验报告是否客观,公正。及时进行监督检查。核查人员.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刁难企业的。企业有权向国家质检总局和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国家质检总局和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投诉.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