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管控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等法律法规和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前款所指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是指对农用地开展的土壤污染预防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分类管理等活动、本办法所称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分类管理,主要适用于耕地、园地。草地 林地可参照本办法、第三条,环境保护部对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部对全国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农用地土壤污染预防,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农用地土壤优先保护,监督管理等工作.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和农业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第四条,环境保护部会同农业部制定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等技术规范、农业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制定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治理与修复.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等技术规范,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和农业主管部门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时,应当包含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内容。第六条.环境保护部会同农业部等部门组织建立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农用地环境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共享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建设和应用农用地环境信息系统。并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信息统计工作 健全农用地土壤环境信息档案、定期上传农用地环境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共享 第七条,受委托从事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的专业机构。以及受委托从事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的第三方机构,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对其出具的技术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受委托从事治理与修复的专业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开展工作、对治理与修复活动及其效果负责.受委托从事治理与修复的专业机构在治理与修复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接受处罚外,还应当依法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