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审批程序和监督管理。第五十六条,申请人提出本条例规定的审批事项申请、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相关资料.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发给许可证明文件或者在相关许可证明文件上加注许可事项,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确定定点生产企业和定点批发企业,审批部门应当在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根据布局的要求 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初步确定定点生产企业和定点批发企业。并予公布、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向审批部门提出异议。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调整的决定.第五十七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职责权限,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 储存、运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第五十八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监控信息网络。对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使用单位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进货。销售。库存、使用的数量以及流向实行实时监控、并与同级公安机关做到信息共享,第五十九条。尚未连接监控信息网络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每月通过电子信息、传真、书面等方式。将本单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进货,销售,库存、使用的数量以及流向,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还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3个月向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本地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相关情况,第六十条,对已经发生滥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在一定期限内中止生产。经营,使用或者限定其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措施 对不再作为药品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标准、并予以公布,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发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对有证据证明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应当及时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在7日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未依照规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必要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定点批发企业中止向该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第六十一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对过期,损坏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应当登记造册、并向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销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到场监督销毁,医疗机构对存放在本单位的过期。损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应当按照本条规定的程序向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监督销毁,对依法收缴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除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用于科学研究外。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销毁、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执业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互相通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名单以及其他管理信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 使用.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管理中的审批.撤销等事项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报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备案事项,应当同时报送同级公安机关,第六十四条,发生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被盗.被抢 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形的、案发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发生上述情形的。还应当报告其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接到报告。举报。或者有证据证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可能流入非法渠道时。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并可以对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