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等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结合本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经济特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 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条例,国家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电力设施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全面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相应领导责任、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应当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信息化建设.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理,安全技术装备购置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等,第六条,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 协调。监督和检查同级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其主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管。负直接监管责任、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所辖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 及时报告和协助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并办理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委托的事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的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第八条,工会应当依法维护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有权提出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教育和培训、劳动防护用品.作息时间,安全防护措施。工伤保险等情况进行民主监督,依法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第九条 安全生产专业协会和其他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指导.提供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增强从业人员和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防范事故的能力,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第十一条、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参加生产安全事故救援、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研究和推广安全生产科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