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第二十六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不得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严禁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第二十七条.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对托运的危险货物种类、数量和承运人等相关信息予以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第二十八条.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包装并在外包装设置标志,并向承运人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 数量,危害 应急措施等情况。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应当按照规定添加,并告知承运人相关注意事项,危险货物托运人托运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提交与托运的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第二十九条。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感染性,腐蚀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其他专用车辆可以从事食品,生活用品、药品.医疗器具以外的普通货物运输,但应当由运输企业对专用车辆进行消除危害处理,确保不对普通货物造成污染,损害、不得将危险货物与普通货物混装运输.第三十条,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的要求悬挂标志,第三十一条、运输剧毒化学品 爆炸品的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配备专用停车区域,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第三十二条,专用车辆应当配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以及与所载运的危险货物相适应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第三十三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不得运输法律 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运,凭证运输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运输手续,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托运人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的危险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当查验有关手续齐全有效后方可承运、第三十四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 防止危险货物脱落,扬散 丢失以及燃烧、爆炸,泄漏等.第三十五条.驾驶人员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 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的要求,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第三十六条、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还应当在专用车辆上配备押运人员,确保危险货物处于押运人员监管之下 第三十七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驾驶人员不得随意停车、因住宿或者发生影响正常运输的情况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设置警戒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运输剧毒化学品或者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第三十八条,危险货物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危险货物运输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指派装卸管理人员.若合同未予约定。则由负责装卸作业的一方指派装卸管理人员 第三十九条、驾驶人员 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上岗时应当随身携带从业资格证,第四十条,严禁专用车辆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超载.超限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使用罐式专用车辆运输货物时,罐体载货后的总质量应当和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相匹配、使用牵引车运输货物时,挂车载货后的总质量应当与牵引车的准牵引总质量相匹配,第四十一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要求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在运输危险货物时 严格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线路,时间,速度方面的有关规定。并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剧毒,爆炸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在重大节假日通行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第四十二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通过卫星定位监控平台或者监控终端及时纠正和处理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法违规驾驶行为,监控数据应当至少保存6个月、违法驾驶信息及处理情况应当至少保存3年,第四十三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 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物或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置措施,并严格执行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等标准.不得违章作业 第四十四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通过岗前培训。例会,定期学习等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职业道德。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第四十五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第四十六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或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第四十七条,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或者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事故.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根据应急预案和,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的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公安部门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报告,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本单位危险货物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事故发生地应急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公布事故报告电话。第四十八条、在危险货物装卸过程中 应当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轻装轻卸、堆码整齐。防止混杂、撒漏 破损,不得与普通货物混合堆放,第四十九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为其承运的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第五十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异地经营.运输线路起讫点均不在企业注册地市域内,累计3个月以上的.应当向经营地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