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结,构5、1.般规定5.1、1,冷库是贮藏食品的特殊物流建筑、冻融循环和温度应力对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条对冷库中冷间的结构形式提出建议,结构选型应结合冷库的使用功能及满足建筑抗震要求综合考虑。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及板柱,抗震墙结构等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冷库中的冷间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冷库的冷间主要采用钢结构及砌体结构.且砌体结构一般用于小型冷库的冷间,5。1、2.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冷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按普通房屋和构筑物标准 为50年、安全等级 按一般房屋标准.为二级,5、1。4 冷间建筑结构在降温以后.由于材料热胀冷缩.引起垂直及水平方向收缩变形,在构件之间相互约束作用下产生温度应力 如果设计不当就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裂缝.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及变形.并防止产生大于相关标准要求的裂缝,据了解,目前国内对0,以下环境中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及弹性模量仍无法提出供计算用的精确数值 钢筋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温度应力的松弛程度也缺乏定量的研究资料.因此,本次修订仍按过去经验做法提出冷间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冷库是贮藏食品的特殊物流建筑。在冷库试运转投产降温过程中会因温度变化作用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冷间试运转逐步降温使建筑及结构构件逐步收缩.减少因激烈降温而产生温度裂缝.逐步降温也有利于建筑及结构构件中的水分逐步得到蒸发 5,1、5,按照与现行国家标准相协调的原则 根据冷库特殊的仓储建筑性质、本条规定了各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5,1。6 5、1,9,冷间结构温度应力是客观存在的,经多年调查观测,其最常发生裂缝的部位在冷间外墙四角及檐口、顶层与底层混凝土墙.柱的上下两端、按照改善支承条件,减少内外结构相互影响的原则。采取将屋面板适当分块 阁楼屋面采用装配式结构及底层采用混凝土预制梁板架空层,合理布置混凝土抗震墙等措施。可使温度应力显著减少,特别是阁楼层柱顶采用铰接时 可以消除柱端弯矩 屋面采用装配式结构应注意做好屋面防水处理,5 1、10、库房墙砌体因在低温环境下极易产生收缩开裂,其裂缝对冷库的保温隔热将产生破坏、影响冷库正常使用 所以要求其墙砌体应有可靠的防裂措施 如采用先砌筑墙体、再浇筑混凝土梁柱 5,1.11.按照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一致的原则。本条仅规定环境类别,其他如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灰比等不再单列,可直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由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不包括冷库这种人工低温环境、只能套用接近的自然环境 钢筋混凝土构件除了要保证结构安全使用外。尚要考虑耐久性要求.在预期使用年限内,不致因受冻融,碳化、风化和化学侵蚀等影响。产生钢筋锈蚀而降低结构的安全度.5.1.12 考虑冷间温度收缩影响,并减少收缩裂缝,本次修订保留.冷间钢筋混凝土板每个方向全截面最小温度配筋率不应小于0.3、的规定 即在板的上,下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各表面各方向配筋率均不小于0.15、间距不大于200mm 防裂构造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5,1、13 多次冷库维修情况表明,0,以下冷间常因使用及管理不当引起冷间地坪冻胀、造成冷间上部结构严重损坏 为减少冷间墙.柱基础下地基发生冻胀。除设计中设置架空地坪 加热地坪等防冻胀措施外.墙,柱基础埋置深度不宜过浅,本次修订保留墙.柱基础埋深自室外地坪向下不宜小于1.5m的规定。一般冷间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面约1.1m.因此墙 柱基础埋深自冷库室内地坪起不小于2.6m,5,1、14,冷间底层地面长时间堆货,对软土地基易产生较大的不均匀变形.影响冷间正常使用.故本条提出应采取处理措施,5、1,15 根据过去的冷库震害调查资料.多层冷库采用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基于目前的工程经验,已不建议采用无抗震墙的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地震区采用板柱 抗震墙结构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针对冷库结构形式特点 本条提出冷库板柱.剪力墙结构的主要抗震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