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试验方法5,1.基本要求试验.按照GB 7956.1 2014中第6章的相关内容进行试验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GB.7956 1、2014第5章的要求,5,2 整车要求试验5,2.1 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的配备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2。1的要求.5、2,2,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气体灭火剂钢瓶.罐体标牌的标称水容积,计算所有钢瓶,罐体的标称水容积之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2,2的要求,5、2,3 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的操作说明 用游标卡尺测量中文操作说明的字高。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2、3的要求.5。2,4,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的输气管路简图.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2,4的要求,5,2,5,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的危险警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危险警示的字高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2,5的要求 5,2、6、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的控制面板,用游标卡尺测量功能指示标牌的字高,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2。6的要求、5、2.7.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的图形标识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2.7的要求,5、2,8,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的喷射器和联接软管的位置和数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2。8的要求,5,2、9.手动操作检查气体消防车各操作机构.目测检查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阀门和气动阀门。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2,9的要求,5,2.10,按GB。7956、1,2014中6.4,2、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5000km可靠性行驶试验后,检查钢瓶的固定及完好性,自动控制系统各阀门和手动应急开关的启闭状态。车载式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状态。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2 10的要求,5 3.底盘改制要求试验,按照GB,7956.1 2014中6,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3的要求、5.4 车载式气体灭火系统试验5、4,1。一般要求试验。5、4,1,1 目测检查车载式气体灭火系统各部件的外观表面.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4、1 1的要求。5 4。1。2、目测检查钢瓶的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2的要求。5.4、1,3、目测检查钢瓶在气体消防车上的安装和固定联接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3的要求.5 4.1.4。目测检查钢瓶的布置以及瓶口的朝向,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4、1.4的要求 5,4,1 5,目测检查钢瓶的充装方式和充装接口的设置、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5的要求.5,4、1、6、目测检查安全阀的设置位置以及安全阀的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并按下列方法进行试验。a.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钢瓶瓶头阀拆下后装在压力测试管路上、缓慢增加测试管路的压力至瓶头阀动作,记录该动作压力并与钢瓶最大工作压力比较、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4.1。6的要求.b、将其他安全阀拆下后装在压力测试管路上,缓慢增加测试管路的压力至安全阀动作 记录该动作压力并与相应部位或部件的最大工作压力比较,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 6的要求。5,4,1,7、目测检查减压阀压力表的设置位置、型式和压力等级。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 1 7的要求.5。4.1,8,目测检查减压阀前后输气管路的颜色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8的要求、5.4,1,9.目测检查输气管路的材质,布置和固定。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9的要求 5。4,1,10、目测检查集流管的无损探伤报告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10的要求.5,4。1。11.目测检查隔离防护装置的设置位置、材质和安装方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11的要求、5,4.1。12。目测检查喷射器的开关 手柄和配置。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4,1、12的要求.5.4,1,13 用卷尺测量喷射器联接软管的长度,目测检查喷射器联接软管的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1 13的要求。5,4.2.氮气灭火系统试验.5 4,2,1 目测检查液氮罐的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2.1的要求 5,4。2。2,喷射性能试验应按下列方法进行,a,液氮灭火系统按下列要求进行,1 称重并记录液氮罐充装前的气体消防车总质量、按制造商规定的操作规程充装满液氮罐.再次称重并记录充装后的气体消防车总质量 2 将喷射器的出口端中心至地面的高度保持在1m位置,喷射器轴线与地面平行,喷射方向侧面放置黑色的带有长度计量标记的标志物来指示水平距离。3,开启液氮灭火系统,待稳定喷射后用秒表开始计时。分别记录减压阀后的最大压力值,最小压力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喷射时间.并读取最小压力值下的喷射气体最远点至喷射器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然后关闭液氮灭火系统,再次称重并记录气体消防车总质量 4 分别计算充装前后的质量差.喷射前后的质量差,得到充装的液氮质量,喷射出的液氮质量 剩余的液氮质量 再用喷射出的液氮质量除以秒表记录的时间计算得到有效喷射速率、用剩余的液氮质量除以充装的液氮质量计算得到剩余率,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2.2的要求、b、压缩氮气灭火系统按下列要求进行、1.按制造商规定的操作规程充装氮气瓶,将喷射管路联接到气体流量测试管路上,开启压缩氮气灭火系统并用秒表开始计时.分别记录减压阀后的最大压力值。最小压力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喷射时间和气体总量.用气体总量除以喷射时间得到有效喷射速率 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2、2的要求,2,将喷射器的出口端中心至地面的高度保持在1m位置.喷射器轴线与地面平行,喷射方向侧面放置黑色的带有长度计量标记的标志物来指示水平距离,读取最小压力值下的喷射气体最远点至喷射器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 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4.2 2的要求。5。4,2、3、液氮灭火系统按5,4,2 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 2.3的要求,5.4.2.4。自加压方式喷射的液氮灭火系统按5,4,2,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开启液氮灭火系统 记录稳定喷射后喷射1min内的最大,最小压力值并进行比较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2 4的要求,5、4,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5 4、3,1.目测检查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钢瓶的瓶头阀型式,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3,1的要求。5、4 3。2 目测检查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钢瓶的虹吸管材料证明。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3 2的要求,5 4 3 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喷射性能按下列方法进行试验。a,称重并记录二氧化碳钢瓶充装前的气体消防车总质量 按制造商规定的操作规程充装二氧化碳钢瓶.称重并记录充装后的气体消防车总质量,b、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开启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待稳定喷射后用秒表开始计时 分别记录减压阀后的最大压力值、最小压力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喷射时间.c.关闭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再次称重并记录气体消防车的总质量,d,分别计算充装前后的质量差 喷射前后的质量差、得到充装的二氧化碳质量 喷射出的二氧化碳质量、剩余的二氧化碳质量 再用喷射出的二氧化碳质量除以秒表记录的时间计算得到有效喷射速率,用剩余的二氧化碳质量除以充装的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得到剩余率。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4,3,3的要求,5.4。4.密封及强度要求试验.5。4,4.1,手动连续开启.关闭喷射器的开关500次,然后在喷射器开关关闭状态下打开各管路阀门使车载式气体灭火系统正常工作。目测检查输气管路的压力表并持续1min.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4.1的要求。5。4,4.2,将车载式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瓶头阀或罐体出口阀门后的所有管路与试压管路联接并注满水,堵住安全阀或关闭安全阀的卸压功能 关闭所有出口开关,用试压泵向管路内缓慢加压至1 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并保持5min。不同工作压力的管路应施加不同的试验压力 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4。2的要求、5.4、4、3。将车载式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瓶头阀或罐体出口阀门后的所有管路与试压管路联接并注满水,堵住安全阀或关闭安全阀的卸压功能、关闭所有出口开关,用试压泵向管路内缓慢加压至2倍的最大工作压力并保持5min。不同工作压力的管路应施加不同的试验压力.并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4 4,3的要求,5 5、器材摆放,固定和配备试验5,5,1,按GB 7956 1 2014中6 10.6,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5.1的要求,5。5、2。目测检查随车器材的种类 数量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5,2的要求 5,6.警报灯具试验、按GB,7956,1.2014中6,7,28。6.7,3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6的要求.5.7 随车文件及工具检查5。7、1、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交付用户时提供的所有资料 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7。1的要求,5.7.2、目测检查气体消防车交付用户时提供的所有工具。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7、2的要求。5,8,标志检查。依据GB,7956,1,2014中6.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 8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