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青海省公路波纹钢板挡土墙质量检验评定指南 DB63/T 1852-2020
  • 青海省光伏发电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63/ 1308-2014
  • 青海省土壤中有效硅的测定 柠檬酸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DB63/T 1823-2020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 青海省不同区域致灾暴雨临界雨强 DB63/T 1560-2017
  • 青海省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等级划分 DB63/T 1670-2018
  • 青海省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规范 DB63/T 955-2020
  • 青海省公路风积沙防治技术规范 第1部分:工程勘察设计 DB63/T 1859.1-2020
  • 青海省园林绿化常用大规格苗木质量分级 DB63/T 1640-2018
  • 青海省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
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果洛州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修订版.的通知果政办,2018、101号各县人民政府 州政府各部门并省驻州各单位,果洛州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修订版,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组织实施.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7月12日,果洛州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修订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建立健全全州辐射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应对辐射事故的预防 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尽可能降低和减轻事故的损害和影响,保障公众生命健康。维护辐射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故应对法.1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1、2 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1,2。5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1。2,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1,2、7,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1,2、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9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1。2.10.青海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2。11 青海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1,2.12 果洛州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 2 13,果洛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3 应急原则1。3.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辐射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强化预防。预警工作。完善救援保障体系建设、1,3.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明确指挥权限。建立健全分类管理 分级负责,条块结合 协调配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3,3、分级响应。先期处置,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辐射安全主体责任。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 减轻后果.根据不同辐射事故响应级别、各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辐射事故的应对处置工作、1 3、4平战结合.常备不懈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强化应急演练和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落实值班制度,快速高效处理处置突发辐射事故,1、4 适用范围果洛州行政区内发生的辐射事故,以及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外有可能影响本州辐射事故应急和处置工作,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以及造成放射性污染事故、或者射线装置运行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的辐射事故.2,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3.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 4,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辐射事故,5,可能对我州环境造成辐射影响的境外核试验,核事故及辐射事故 6.国内外航天器在我州境内或邻近区域坠落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7,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辐射事故 8.各类利用放射性物质和针对发生放射性物质采取的蓄意破坏和恐怖活动造成的人员辐射伤害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故、2、辐射事故分级,根据辐射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2.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一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1,I 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 含3人,急性死亡 3 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严重环境辐射污染事故,4,对我州境内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环境影响的航天器坠落事件或境外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注,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量化指标如下.1,事故造成气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5.0E,15Bq的I 131当量 或者事故造成大于等于3Km2范围的环境剂量率达到或超过0,1mSv,h 或者β。γ沉积水平达到或超过1000Bq、cm2。或者α沉积活度达到或超过100Bq cm2.2,事故造成水环境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1 0E。13.Bq的Sr 90当量 3,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1。0E、14,Bq的Sr 90当量。4.在放射性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大于等于25000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释放,2、2重大辐射事故,二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辐射事故.1、I 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但未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 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 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严重环境辐射污染后果.注,重大辐射事故的量化指标如下,1。事故造成气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5。0E。14Bq。且小于5。0E.15Bq的I.131当量。或者事故造成大于等于0。5Km2、且小于3Km2范围的环境剂量率达到或超过0,1mSv,h 或者β。γ沉积水平达到或超过1000Bq,cm2。或者α沉积活度达到或超过100Bq,cm2、2.事故造成水环境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1,0E、12Bq,且小于1。0E 13 Bq的Sr、90当量、3,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1、0E、13 Bq,且小于1。0E,14.Bq的Sr.90当量、4,在放射性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大于等于2500D2 且小于25000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释放、2,3较大辐射事故,三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辐射事故,1.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注 较大辐射事故的量化指标如下.1,事故造成气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5.0E、11Bq.且小于5、0E 14Bq的I。131当量,或者事故造成大于等于500m2 且小于0、5Km2范围的环境剂量率达到或超过0,1mSv h,或者β.γ沉积水平达到或超过1000Bq,cm2,或者α沉积活度达到或超过100Bq、cm2、2.事故造成水环境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1。0E、11Bq.且小于1。0E,12、Bq的Sr,90当量.3 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大于等于1。0E 12.Bq,且小于1,0E,13.Bq的Sr,90当量。4。在放射性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大于等于2、5D2、且小于2500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释放.2,4一般辐射事故。四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辐射事故.1.IV.V类放射源丢失 被盗.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4.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注 一般辐射事故的量化指标如下,1 事故造成气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小于5,0E 11Bq的I,131当量.或者事故造成大于等于500m2范围的环境剂量率达到或超过0,1mSv。h,或者β,γ沉积水平达到或超过1000Bq,cm2,或者α沉积活度达到或超过100Bq cm2.2、事故造成水环境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小于1.0E、11Bq的Sr 90当量 3、事故造成地表,土壤污染、未造成地下水污染。时液态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小于1。0E、12、Bq的Sr。90当量、4、在放射性物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小于2,5D2的放射性同位素释放 3,组织机构与职责3、1辐射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果洛州辐射事故应急体系由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辐射事故应急办,州政府有关部门,州。县辐射事故应急机构组成,果洛州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组织体系如图所示。见附件。果洛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主管环保副州长任组长,州政府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秘书长,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局长任副组长,州政府办公室。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州公安局、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州财政局,州交通运输局 州经信委,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州气象局,州委宣传部,州政府应急办、州消防支队.中国电信果洛分公司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成员、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辐射事故现场应急响应机构,由应急监测组、辐射事故应急救援组,辐射事故处置组、舆情信息组.应急保障组组成、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是州辐射事故应急执行机构,设在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由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州辐射事故应急调查处置中心由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州公安局,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对应直属单位州环境监察支队,州公安局治安支队.州疾病控制中心组成。各县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射事故应急领导机构.3,2组织机构职责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辐射事故应急方针。政策和国家关于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的指示.领导全州辐射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配合国务院辐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参与全州特别重大、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处置,配合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省环保部门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参与重大.级,及较大辐射事故.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处置、负责指导全州一般辐射事故,级,应急处置工作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处置,报告和终止等工作,审定向上级提交一般辐射事故,级,应急处置情况报告,负责一般辐射事故,级,相关信息发布以及舆论的引导和监控工作、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与指令,协调全州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行动。制定和修订全州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组建成立辐射事故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辐射事故专家咨询组,按照上级政府或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或委托。参与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级.重大辐射事故.级、和较大辐射事故 级,的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指导全州的一般辐射事故,级、应急处置工作 组织开展对应急响应、事故处理措施等进行监督、跟踪和评价 负责处理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期间的信息汇总.总结和报告编制 报送等工作 并接受州政府应急办的指导、组织州辐射事故应急综合演习、州辐射事故应急调查处置中心职责、为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辐射事故调查 监测和处置 对辐射事故进行分析与评估,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 协助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做好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方案的编制工作。负责州辐射事故应急准备日常工作,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组的职责,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牵头,州气象局参加。鉴于果洛州现无环境监测机构的现状、需申请省级环境监测机构支援.按上级指示。承担特别重大、级。重大辐射事故,级 较大辐射事故,级 的应急监测工作.指导一般辐射事故 级 的应急监测,负责辐射事故的危害评价,影响范围划定,后果预测等工作.确定应急响应终止的监测指标、州辐射事故应急救援组的职责。州卫生计生委牵头 各县人民政府参加、根据发生辐射事故的辐射物质种类.危害特性,影响范围.处置方式方法等编制并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指导应急处置人员和受事故影响群体的辐射防护.发放所需药品,负责对事故造成的放射病.超剂量照射人员的医疗救护,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组的职责、州公安局牵头.州环保水利局.州交通运输局,州经信委 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各县人民政府参加,负责辐射事故现场的保护,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追缴丢失.被盗放射源。事故放射源的安全处置 对辐射事故原因和相关人员的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舆情信息组的职责。州委宣传部牵头 州政府办公室 州环保水利局参加,组织开展事件进展.应急工作情况等权威信息发布、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正确引导舆论,汇总应急资料。编写辐射事故应急期间向上级部门提交的报告。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期间的公众宣传和专家解读.应对媒体采访和公众咨询.应急保障组的职责。州人民政府牵头,州财政局参加、组织做好经费保障协调,解决事故现场处置与救援组的临时办公与医疗场所、负责受事故影响群体的撤离与回迁工作 辐射事故专家咨询组的职责,由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聘请的省级有关专家组成,为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处置技术方案,为全州辐射事故应急的准备,应急响应.现场处置,抢险救援,现场防护及善后处理等提供技术支持。为各应急小组的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各县辐射事故应急组织领导机构的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有关辐射事故应急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全省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的指示要求.组织制定辖区内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负责辖区内一般 级、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置报告和信息发布与终止工作.负责调查辖区内所有辐射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危害程度,事故责任人及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等 并及时向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报告、必要时可请求支援,完成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其他应急任务,3。3部门职责州环保和水利局,负责组织辐射事故的应急值班。预警响应。信息报送、调查处理,应急监测、定性定级等工作 在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向上级报告和向公众公告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等。州公安局。负责丢失。被盗,失控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参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放射源的安全管控、警戒。隔离及交通管制等工作.负责辐射恐怖事件的管控.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疏散.撤离、指导全州公安消防突发环境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参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救助。州财政局,负责辐射事故的日常应急准备、应急演练 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响应和应急队伍建设及人员培训等的经费保障工作,州交通运输局。参与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事故引发的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州经信委,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州气象局.负责提供有关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必要时进行加密可移动气象监测,提供现场气象预报服务信息 州委宣传部、负责辐射事故应急期间的新闻宣传工作。州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辐射事故信息发布工作.州政府应急办,指导全州辐射事故应急综合演习 州消防支队,按照州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指示实施现场应急处置的技术 人力与装备支援,州电信公司.负责辐射事故处置期间的通讯保障工作,4。预警机制,4.1预测与预警,各县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和职责.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辐射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完善预测预警机制,明确职责,机构和人员,加强应急值班,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处置.并将应急机构 相关负责人和联络员及其联系方式报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备案 4 2预警级别和发布各级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根据辐射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 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辐射事故进行预警、应急级别依据事故的性质 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划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 依次用红色 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辐射事故的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 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通过广播.电视 报刊.网络。宣传车等方式进行发布,特殊情况下,也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或通告方式。一级预警信息由省级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授权负责发布 二级和三级预警信息由省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发布,四级预警信息由州人民政府负责发布、4、3。预警解除发布辐射环境事件预警信息后、州、县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更新预警信息内容。重新发布,报告和通报有关情况 判断不可能发生突发辐射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宣布解除预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终止相关预警措施,5,应急处置5,1分级响应,应急响应启动命令由州,县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启动命令发布后 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在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应急响应工作,5。1,1。分级响应机制根据辐射事故分级,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级、响应 重大.级。响应 较大、级.响应和一般.级 响应四级.超出本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上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级。响应由国务院组织实施。5,1 2.分级响应启动、5,1 2.1特别重大 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在及时做好紧急处置工作的同时,报请省、国务院辐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实施。配合省.国务院辐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的部署。组织和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等情况,5、1。2,2.重大.级.较大,级 响应.发生重大及较大辐射事故时,由省人民政府负责启动重大 级 较大 级,响应。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省环保部门成立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启动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预警信息。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1.根据应急需要。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事发地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2,组成应急专家组、分析研判情况。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3,开通与事发地县级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及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络,及时向国务院 生态环境部.省环保厅报告辐射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州辐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其他组成部门接到辐射事故信息后。根据各自职责采取以下行动。1.启动并实施本部门应急预案 及时报告省辐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2。成立本部门应急指挥机构,3、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州辐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提出请求。辐射事故发生地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调集相关应急力量。在州辐射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5 1、2,3,一般、级.响应。发生一般辐射事故时 由州人民政府负责启动一般,级。响应。根据应急需要、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并及时向省级环保部门报告事故处理工作进展情况,请求省级环保部门为事故处理提供协调和技术支持。必要时、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参与指导现场应急救援,5 1,2。4扩大应急。1,境外核事故或带高放射性的航天器坠落事故引起的辐射应急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任务是。当这类事故可能影响到我州某个地区时。在预先接到省人民政府或国家生态环境部的通知后,立即做好进行应急监测的准备工作 在省人民政府或国家生态环境部的组织 支援、协调下对事故发生后的辐射环境开展监测工作和对需要采取保护公众和环境的措施 向省政府和国家生态环境部提出建议、2,辐射恐怖事件应急接到州维稳或公安部门的通知后 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及时报省环保厅 根据事件性质特点和环境危害情况在州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 开展应急监测,划定辐射范围 提出保护公众和恢复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消除辐射污染和危害工作,5。2信息报告5,2,1、辐射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辐射事故责任单位发生辐射事故或判断可能引发辐射事故时。应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辐射事故发生地环保部门在发现或者得知辐射事故信息后,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对辐射事故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对初步认定为特别重大,I级。或者重大,级、辐射事故的,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州人民政府和州环保部门报告,州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实并在2小时内报告州人民政府和省环保厅,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对初步认定为较大。级 辐射事故的,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在3小时内向州人民政府和州级环保部门报告,对初步认定为一般.IV级。辐射事故的,事故发生地的县级环保部门应当在4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州级环保部门报告.辐射事故处置过程中事故级别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级别报告信息 发生无法判明等级的辐射事故,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按照重大、级、或者特别重大、I级 辐射事故的报告程序上报。州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先于县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获悉辐射事故信息的.可以要求县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核实并报告相应信息.县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报告信息 5 2。2,辐射事故报告方式与内容 辐射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初报在发现或者得知辐射事故后首次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故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辐射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初报应当报告辐射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故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人员受害情况,事故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初步情况,续报应当在初报的基础上 报告有关处置进展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辐射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辐射事故潜在或者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辐射事故信息应当采用传真.网络.邮寄和面呈等方式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 初报可通过电话报告,但应当及时补充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中应当写明辐射事故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尽可能提供地图,图片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料、5、2 3。信息通报辐射事故涉影响或者可能相邻行政区域的.事发地县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及时通报相邻区域同级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接到通报的人民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辐射事故信息 5.3先期处置发生辐射事故的企事业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及上级应急办和同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根据各自职责、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必要的防护及救援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处置.控制事态 对发生的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的还要同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发现人员照射的要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相关部门 单位要及时主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提供事故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实施和调整应急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5 4、辐射应急监测鉴于果洛州现无环境监测机构的现状,发生辐射安全事故后、应第一时间申请省环境保护厅协助开展重大,级 和较大,级 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并指导我州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应急监测工作.省级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机构应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制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确定污染物扩散的范围、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辐射事故污染变化趋势 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方式。预测并报告辐射事故发展情况,污染物变化情况以及对人群的影响情况。作为辐射事故应急决策的技术支撑,5 5、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辐射事故的信息发布应遵循依法,及时 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在辐射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适时发布初步核实情况.事态进展,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安全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州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辐射事故、由州委宣传部会同州环保部门负责、其他辐射事故的信息发布由事发地县人民政府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做好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辐射事故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5 6安全防护、5.6,1,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根据辐射事故的特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 严格执行环境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程序.5、6 2、受威胁群众的安全防护。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由州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设立紧急避险场所,1、履行辐射事故应急统一领导职责的州.县人民政府 应当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 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 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2。根据事发地的气象、地理条件等。疏散受威胁人员至安全的紧急避险场所 5,7应急响应的终止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满足应急响应终止的条件.一是辐射事故造成的危害已经彻底消除,并且再无继发的可能、二是辐射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经降低至规定的限值以内、三是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进行的必要,对于具备应急响应终止条件的。由原发布启动应急响应的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达应急响应终止的命令。应急响应状态终止后、还应根据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或辐射事故专家咨询组的建议,继续开展环境放射性巡测。采样和事故影响评价工作。直到无需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为止.5.8调查评估应急响应终止,事故地辐射环境恢复常态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应根据担负的应急响应任务 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和事故单位彻底清查辐射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危害,责任.经验教训和防范措施等、州辐射事故应急调查处置中心应在一周内向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提交应急调查处理报告。监测,评价辐射事故对环境和公众造成的影响。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编制辐射事故总结 终结。报告,报州人民政府及省环保部门,6、应急保障6。1资金保障各县财政部门负责各县人民政府承担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工作经费,确保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 应急演练、人员培训 应急物资储备等所需经费、6,2物资保障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担负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职责任务,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防护设施和应急物资,增加应急处置 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6.3通信保障.各级通讯部门要积极做好通信保障工作、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预案启动时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应急队伍的联络畅通、6,4制度保障州.县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值班电话、0975、12369.负有应急响应职责的人员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各应急单位必须保障应急车辆、应急装备与物资等随时调配和正常使用。并加强应急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按年度向上一级辐射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报告有关辐射应急工作的开展情况 6 5应急队伍保障州.县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环境应急队伍的建设、保证环保部门辐射环境管理人员,公安部门的执法人员和卫生部门的医疗人员专业的应急人员后续力量及时补充。使该队伍的组织能够满足辐射事故应急的需要.7 宣传,培训和演习7.1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使公众认识辐射事故的危害性,科学地掌握有关辐射及辐射事故防护基本常识,7、2培训根据预案和实际工作需要.辐射事故应急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7、3演习根据需要、州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组织辐射事故应急演习 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辐射事故的能力.8.附则8、1预案解释部门本预案由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负责解释.8、2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