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交流电动机7、0。1,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3。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5,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6。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7,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8.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9,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10 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11、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7。0、2 电压1000V以下且容量为100kW以下的电动机、可按本标准第7 0。1条第1.7.10和11款进行试验 7.0,3,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额定电压为1000V及以上,折算至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1MΩ。kV。转子绕组不应低于0 5MΩ,kV,绝缘电阻温度换算可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2,1000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3、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绕组的绝缘应满足本条第1款和第2款的要求,4、交流耐压试验合格的电动机,当其绝缘电阻折算至运行温度后,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电动机在常温下、不低于其额定电压1MΩ。kV时 可不经干燥投入运行,但投运前不应再拆开端盖进行内部作业、7 0。4,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1000V以上或容量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 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 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3.特殊结构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试验值差别不应超过2.7 0、5、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1000V以上及1000kW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2 试验电压应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3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 根据绝缘电阻值和交流耐压试验结果综合判断为良好时 可不考虑各相间差值、3、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0,5条的有关规定。中性点连线未引出的可不进行此项试验、7,0,6、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7 0.6的规定,表7。0、6.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7、0、7,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表7、0.7的规定、表7,0。7,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7.0。8。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电压值应为额定励磁电压的7、5倍 且不应低于1200V 2。试验电压值不应高于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7,0、9、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7 0.10,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 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得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2、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 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7。0。11,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有油管路连接时 应在油管安装后 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2.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7 0。12、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2,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7,0。13,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动机空载转动的运行时间应为2h.2、应记录电动机空载转动时的空载电流,3,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验,